機器人阿爾法開啟科技潮,國產智能領域將迎人形時代
2014年9月,在北京工人體育場,不少前來觀看國安與泰達中超賽事的球迷,目睹了兩部“機器人球迷”的現場表現。無數球迷對其進行了拍攝和互動,而隨著這兩個“機器人球迷”的走紅,國產機器人領域的發展現狀也越來越受關注。
阿爾法開啟科技潮,國產智能機器人現狀
在不少網民猜測現身工體的機器人是外國造的時候,一些機器人發燒友曝光了它們的身份。實際這款機器人名為“阿爾法”,由深圳優必選公司研發。其產品目前分為多種應用功能,并且已經推廣到市場,但因為智能機器人售價不菲,其普及領域還并不全面,但已經開始步入到一些極客體驗者當中。
國產機器人可以擁有仿生學和仿人形的姿態,這讓不少關注科技發展的網民興趣大增。在傳統印象里,機器人往往是工業領域的能手,在民用領域似乎還與大家相隔甚遠。“阿爾法”的出現,讓不少人由此恍然大悟,原來科幻電影中的種種預期并非遙不可及,它們正在悄悄的步入我們的生活,成為科技潮流下的又一個新鮮產物。
圖1:在大型展會上亮相的機器人“阿爾法”,引發了世界的關注
阿爾法的表現,引發了網民關注的同時,也在科技領域受到了廣泛關注。由展會上到訪的眾多外國人士不難看出,大家對中國智能機器人的發展水平還是十分感興趣的。我國2013年即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國,如今在智能機器人領域,將伴隨擬人化設備的出現,擁有更加寬廣的民用市場前景。前不久在深圳召開的招商會上,達成700多億投資額的項目列表里,就有六項為智能機器人領域,可見我國對該類科技產品的發展已經越來越重視。
中國擬人化機器人正努力追趕國際腳步
阿爾法機器人具有直立行走的能力,具有做出復雜動作的關節,具有開放式可編程的機器人智能平臺,但這一切在多數網民眼中,還只是高端玩家的印象。智能機器人能否最終發展到科幻大片中的那種規模和水平呢?或許通過對比世界智能機器人領域的先進技術,不難看出希望。
在美國,智能機器人的發展被率先應用到軍事領域,無人戰機的出現,可謂是在智能機器人“大腦”這一環進行了深入研究。美國在仿生學機器人結構上也科技領先,其推出的“大狗”軍用機器人,可以自由行走于復雜地形,而擬人類的戰爭機器,也是美國軍火商所癡迷的環節。別看美國大片中機器人已經十分完美,現實中的美國機器人發展并不乏力,美國當局甚至計劃在2025年之前,用機器人士兵替代四分之一的現役陸軍,可見其技術在智能人形機器人領域的信心。
圖2:日本在人形機器人設計上的熱情已經持續了近15年
相比海外智能機器人領域的建樹,國產機器人水平儼然已經成就突出,中國在科技領域的能量不容小視,如同當初發明原子彈一樣,中國所實現它的時間,超乎全世界的預期。在機器人研發領域,中國必將讓全世界刮目相看,關鍵是我們在過程中要掌握核心技術,為智能機器人時代打好堅實的基礎。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