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制作播映的鴻篇巨制《互聯網時代》,依據對人類社會的改變為基點,從農耕時代的帝王文明與工業時代的民主文明這兩大歷史節點出發,以國際化視野和面對未來的前瞻思考,深入探尋互聯網時代的本質,有準備地迎接正在劇烈改變生存方式的信息文明新時代的到來。
互聯網對于工業自動化產業的顛覆性源代碼,是最值得關注的,嶄新對岸。
信息文明正在以從來沒有的深度,引領傳統工業向自動化制造與智能化制造全流程轉型。大數據挖掘帶來的信息共享,必將啟動制造業與終端客戶的扁平化生存體系。
正如德國《工業4.0》規劃所言,工業4.0項目的概念描述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強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轉變,目標是建立一個高度靈活的個性化和數字化的產品與服務的生產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傳統的行業界限將消失,并會產生各種新的活動領域和合作形式。創造新價值的過程正在發生改變,產業鏈分工將被重組。那些昨天還在談經論道的高深理論和技術探索,正在工業4.0的引領下奇跡般的集成最新的智能工廠。信息化工業自動化產業展示出空前博大和深遠的發展愿景。我和你,都在此情此景的分享之中。
案例進行時。隨著遠程協同化PLM(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深入發展,基于廣域互聯網絡的零部件數據資源平臺已經進入快速發展時期。PLM提供了一系列支持協同制造、管理、傳播的相容解決方案。而且在擴展企業的概念設計到生產周期末期階段,利用產品信息的發布,將人力資源、加工程序、商業模式、信息挖掘實現全程整合。從這個意義上,PLM組織起了公司和其擴展企業的產品信息中樞。因此,通過實施PLM,中國制造企業可以實現從原材料控制、產品生產全過程控制以及分銷、售后等所有環節進行質量控制。更重要的是,PLM可以縮短產品的研發、上市和銷售周期,并幫助中國企業開展自主創新。包括西門子(中國)公司的SIEMENS PLM Software和中國金蝶在內的數十個中外PLM技術平臺,正活躍在中國市場,從延鋒江森到華為到研祥到上海電氣等,全面進駐中國主流制造業。
2014年9月期《PLC&FA》工程應用技術案例,繁花似錦,精彩漣漣。
這里有企業一線工程師在仰望星空:《現場總線控制系統FCS 和集散控制系統DCS的差異》;有疑似軍方背景的高速高精度旋轉定位機電運動控制:《基于S7-200脈沖指令用于旋轉角度的精確控制》;有研究型論述與對比性技術評估的大型裝備工程:《基于Simotion D435 的飛剪運動控制系統》;有臺灣永宏PLC官方直供的5軸運動控制系統經濟版解決方案:《永宏PLC在全自動高速鉆孔機上的應用》;如果您對于保護接地、電源接地、屏蔽接地、本安接地、防雷接地等關鍵詞有興趣:《自動化儀表接地技術概要》開卷有益。
對岸就在那里。
你來或不來,
我都在那里。
“我渴想到河的對岸去。 在那邊,好些船只一行兒系在竹竿上;人們在早晨乘船渡過那邊去,肩上扛著犁頭,去耕耘他們的遠處的田;在那邊,牧人使他們鳴叫著的牛游泳到河旁的牧場去;黃昏的時候,他們都回家了,只留下豺狼在這滿長著野草的島上哀叫。……媽媽,如果你不在意,我長大的時候,要做這渡船的船夫。”《對岸》(泰戈爾)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