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研討會上,與會的專家、企業和經銷商代表,媒體等圍繞調味品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深入的研討,完成多輪“頭腦風暴”,也提出了切實可行的發展建議,對我國調味品行業未來的發展指出了方向。
百味佳董事長鐘沛江:
近些年,中國的調味品行業發展迅速,行業龍頭企業增長勢頭良好,行業占有率和市場覆蓋率都在穩步提升。但同時也需要看到,整個調味品行業目前還是品牌集中度不高,標準的缺失讓行業競爭出現了一些無序現象,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加速廠商融合創新發展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
今天,借百味佳20周年及搬入新廠區的機會,邀請相關專家、教授、業界同仁、媒體代表一起,共同研討我們調味品行業如何應對出現的新趨勢和新問題。同時也想借此機會和大家一起探討百味佳未來的市場、研發和品牌發展之路。希望通過這次研討會的深入研討,讓更多的業內人士了解當前行業發展現狀,洞悉市場發展趨勢和規律,找到應對對策,以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中國調味品協會副秘書長李慧麗:
調味品這種“小產品”已經逐步走向“大市場”,產業巨大潛力正在被釋放出來。現階段我國調味品產業發展變化有三大特點:一是調味品已經成為我國餐飲業繁榮發展和提高品質與檔次的必備品;二是調味品成為引發“廚房革命”和“方便食品”升級換代的主要元素;三是當前調味品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成為食品工業發展的重要原輔料。
在宏觀經濟持續低迷的背景下,調味品企業的穩健增長顯得難能可貴,但是也呈現出明顯的產業結構調整和品牌集中度提高的發展趨勢。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調味品專家委員會主任楊強:
食品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國第一大產業,而調味品是食品工業中的重要產業,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近些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能力的增強,消費者對調味品的高品質、精細化的要求越來越多,這使得行業朝著細分化、規模化方向發展。
廣東是我國調味品生產大省,擁有多家著名企業,論壇的主辦單位東莞市百味佳食品有限公司也是近些年來發展起來的具有代表性的行業骨干企業。他們注重產品研發,了解市場需求,在品牌經營和渠道營銷上緊跟時代的步伐,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他們的發展歷程值得我們去認真總結。讓我們一起為使調味品生產、經營企業有一個良好的發展道路,也為促進行業健康發展而努力。
廣東省食品行業協會副會長馮惠釗:
過去中國的調味品市場整體表現并不活躍,因為它是整個飲食文化中最“認祖”的元素,調味品的市場擴張性和兼容性明顯低于其他飲食類產品。然而隨著經濟全球一體化的深入,調味品行業也迎來了百花爭鳴的春天,主要表現在:品牌的力量越來越具有說服力,消費者對調味品的選擇不再憑一味的經驗主義,而是基于多種營銷渠道的概念化彈性需求。
通過本次論壇的探討,希望能搭建廠商與經銷商之間的信任橋梁,搭建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認知橋梁,搭建調味品與整個食品市場之間的互動橋梁,把握新興的市場需求,創造新的盈利增長點。也希望廣東能涌現越來越多像百味佳食品有限公司這樣的民營調味品行業龍頭,積極創新發展,為廣東省的食品行業發展貢獻力量。
華南理工大學輕工與食品學院副院長趙謀明:
我國作為一個調味品生產大國,調味品每年的銷售額、生產額均保持著高速增長,是食品行業增幅最快的門類之一,其中,復合型調料更是大放異彩。復合型調味品簡單方便、受到廣大家庭烹飪消費群體的青睞,而其快捷且精準的特征也使飽受用工危機困擾的餐飲業找到了新思路。中國復合調味品市場將漸漸與世界合為一體,復合味型將成為一種世界味型。
復合調味品風味飽滿,原料亦相對復雜,在形成產品的過程中,科技應用手段必不可少。以東莞市百味佳食品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以以十余種高質量調味品為代表,二十余項專利,華南百味佳調味品研發中心及產業化項目也在建設中,我想這是行業發展的自覺,也將是推動調味市場規模化、規范化、標準化和創新性的重要力量。
廣東省食品學會秘書長李汴生:
作為調味品生產大國,中國調味品協會經過五年多工作終于推出了我國調味品行業五個新的配套標準,是我國調味品行業標準化管理的里程碑。
行業標準頒布實施后,混亂的市場競爭將趨于有序。有了行業標準后,各級監督執法部門才可能以行業標準作為監督檢查的依據,并以此為突破口,以有力的監管來保證市場的準入門檻,打假治劣,整頓和凈化相關調味細分市場,對消費者利益負責。
東莞理工學院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院長范洪波:
轉變機制,更新觀念。在管理上要樹立全員質量意識,要建立完善的質在營銷理念方面,有效實施差異化營銷策略。產品創新方面,有機組合產品內在的功能或性能,來滿足目標顧客綜合性或潛在的需求達到提升產品創新力的目的。
打造品牌,做強產品。中國調味品行業要擺脫這種“星星滿地、獨缺明月”的格局,要誕生自己的國際調味品品牌,需要企業有做強做大的眼光和勇氣,跳出行業圈子圖謀發展,而做強產品品牌是一個重要武器。
構建現代高效營銷體系。調味品企業要加快市場發展步伐,就必須轉全面建設高效有力的現代化市場營銷體系。提前布局營銷戰略,明確營銷模式,實施全國化-全球化營銷從而在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的市場競爭中取勝。
廣東工業大學輕化學院教授吳克剛:
當前中國調味品行業進入了一個大轉變、大調整和大分化時期。一方面是與國際接軌的專業化并購,另一方面是傳統產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國際競爭的困惑。
受地方風俗和個人口味喜好的差異性影響,我國的調味品主要以地方品牌居多,當前我國調味品行業缺乏具有絕對影響力的領導品牌,這也給了許多地域知名品牌成長的機會和空間。我們的地域知名調味品企業在品牌、產品研發、市場開拓和服務等方面加強內功修煉,未來很有機會成長為國內具有領導力的調味品品牌。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輕工食品學院副教授曾曉房:
調味品行業的生產技術、生產工藝、生產設備以及產品質量是四位一體的關系,對行業的發展起著相互促進的作用,這也是未來調味市場的方向。而就我國目前的調味品也來說,從生產設備到工藝技術、再到科技研發都與國際水平存在著一定的差距,這也成為制約企業更快更好發展的重要阻力。
調味品市場已經進入個高速發展的繁榮期,主動探索新的調味發展方向,才能在未來市場上站穩腳跟。若還抱有僥幸心理,固步自封,必將被市場淘汰。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顧宗珠:
調味品行業經過幾輪洗牌,從粗放式營銷時代進入多樣化、專業化、功能化、市場需求不斷增長的“后調味品時代”,形成“小產品,大市場”的發展格局。企業要生存,不能再盲目營銷,要走泛區域化、多渠道運營的品牌形象塑造之路。廠家和經銷商不再是簡單的上下游合作關系,更要建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現代化營銷關系。
品牌的全國化擴張對產業鏈上下游分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廠商和經銷商作為市場交易行為的兩個關鍵環節,有必要協同合作突破發展瓶頸。兩者在現代化的營銷關系中工作重點互成補集,營銷資源協調分配,品牌化成果利益共生,是優勢互補而又殊途同歸的營銷整體,也是經銷企業與生產企業根據各自的戰略發展定位雙向相互選擇的共贏結果。
華南農業大學博士徐振林:
如今很多實力調味品企業都在讓產品朝著細分化發展,向品牌要利潤,向規模化生產要利潤,向差異化產品要盈利。近兩年,經營銷售渠道的變遷對廠商和經銷商的經營策略、盈利模式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廠家和經銷商,走強強聯合、合作共贏的創新發展之路,是人心之所向,大勢之所趨。
經銷商也需要轉型,最便捷的方式就是追隨有實力的廠商,相準占有市場競爭領先地位的品牌和產品,搶先奪得經銷權,跟著大品牌的市場擴張進程,相應地調整經營管理水平、擴大企業規模、完成轉型升級,這正是所謂的強強聯合。大品牌不僅能給經銷商帶來先進的經營思想,還能幫助經銷商在區域市場展開跟蹤服務,鋪開區域銷售網絡,達到互惠互利、相輔相成的良性循環。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