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軌電車既是交通工具,也是廣州市政府力爭的經濟產業。今年初,市發改委通過一份產業報告提出,未來廣州要爭取發展出1000億元的軌道交通產業。不過,據南都記者了解,盡管有著宏偉的產業藍圖,但是廣州目前發展軌道交通產業仍面臨沒有整車生產資質的問題,號稱千億元的產業前景如何還充滿問號。
廣州爭取軌道交通設備自產自銷
今年2月24日的市政府常務會議新聞發布會上,廣州市發改委向媒體介紹了宏大的軌道交通發展計劃,并稱這將是下一個支柱產業。4月,廣州市發改委在官網全文公布這個《關于推進軌道交通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出要通過資源整合和產業集聚,到2016年成為國內軌道交通高端咨詢服務(設計咨詢)、核心裝備制造和系統集成以及衍生增值服務(物流、檢驗檢測評估及信息化)產業集聚地,培育1-2家具有競爭力的車輛和關鍵總成生產企業,1家具備在國際市場上投標及總承包的骨干企業,制造與生產性服務業互動發展的產業形態初步形成,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
這份意見建議廣州整合現有軌道交通產業優質資源,組建1家跨專業領域的軌道交通全產業鏈龍頭企業,促使該龍頭企業帶領廣州其它關聯企業共同開拓珠三角及國內外市場,成為推動全市軌道交通產業發展的主要力量。
這份意見還提出展望,廣州在建19條軌道交通線路總投資額2000多億元,還有規劃的1000公里有軌電車,如果廣州自己就能制造軌道交通裝備,在招投標允許的情況下實現一部分自產自銷,對廣州來說將是很好的產業機會。另外,廣州的產業發展到今天也需要開辟新的增長點,需要發展新的支柱產業。
無整車生產牌照成攔路虎
在這份關于軌道交通產業的宏偉藍圖中,廣州市政府和南車公司合資的廣州南車公司成為最為關鍵的一環。市政府希望通過廣州南車拿到軌道交通裝備整車生產資質,從而通過這家公司實現在全國范圍內的投標,拿到地鐵裝備制造項目。
“目前只有南車集團和北車集團擁有整車生產資質”,廣州市政府部門知情人士透露,為了防止惡性競爭和地鐵項目過度建設,國家對整車生產資質有限制。而這個生產資質通過單個城市的地鐵公司是很難申請到的。廣州南車有南車集團入股,因此存在一定程度的可能性,但是目前進展并不順利。如果拿不到資質,意味著廣州南車并不能作為獨立公司去投標項目,只能通過一些曲線方式發展產業。
該知情人士還表示,廣州南車一步到位要拿到生產牌照比較難,可以先引入再學習消化。廣州南車除了在番禺有基地之外,還有研究院,各項技術和業務現在處于培育引導期,有待開發新的亮點。目前廣州雖然很多軌道交通線路在動工,但是多數處于土建階段,還沒開始大規模采購設備,而有軌電車目前正在實施的也只有海珠有軌電車,因而還有足夠的時間去等待拿到資質。
不過該知情人士認為,這個產業目前也不是無所作為。南車集團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的一些組裝業務會交給廣州南車,另外廣州南車也具有維修業務。不過,因為沒有整車生產資質,廣州規劃的軌道交通產業目前只能說處在培育期,“將來如果審批權能進一步松動,形勢好的話可以及時爭取”。
廣州軌道交通只缺信號專業
盡管沒有整車生產的資質,不過市有軌電車公司對于發展軌道交通產業卻依然有信心。該公司負責人告訴南都記者,過去十年地鐵發展史證明,廣州完全有能力發展自己的軌道交通產業———廣州地鐵二號線是中國第一條搞國產化的城市地鐵線,開啟了整個中國軌道交通國產化的浪潮。經過十年的發展,現在廣州軌道交通唯一缺的就是信號專業,其他基本都具備了。現在有軌電車的設備絕大部分也是純國產的,下一步如果在廣州本地化生產和集成,形成規劃、設計、建設、供貨到運營維修服務一條龍服務,這個產業就會慢慢成為廣州的核心競爭力。
他還透露,目前珠海市政府已經主動要求廣州地鐵幫忙做有軌電車的運營籌備和咨詢。“地鐵方面,廣州地鐵總公司現在為國內20多個城市在做設計、30多個城市做監理和培訓,輸出了很多技術,有軌電車做好了之后希望也能有類似的效果”。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