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光能跨區域傳輸基礎設施不完善、光電產能與輸出不相匹配,我國太陽能豐富地區的棄光現象比較嚴重。為跨越地區障礙,近些年分布式光伏電站在我國逐漸推廣開來。
如果說分布式電站解決了資源利用密集地區光電自產的問題,那么不穩定的天氣狀況就為分布式電站帶來了新的挑戰。為突破天氣狀況的限制、保證日常用電,在晴好天氣下實現對光電的儲存就變得格外重要。從目前分布式光電站設施上看,產能與輸能系統較簡單,許久之前發展都已比較完善。但為找到最為適合的儲能系統,我國一度進行了長久的革命。
最早,在國內分布式光電儲能系統中,鉛酸電池的使用率最高,但鉛酸電池本身使用壽命較短且極易造成環境污染,國家早已不再支持將其作為光電儲能手段。即便如此,由于鉛酸電池技術比較成熟、且價格相對較低,部分光伏系統中仍然有鉛酸電池的應用。為擺脫對鉛酸電池的依賴,最大可能凸顯分布式光伏電站的環保性能,我國進行了長時間儲能技術研究,并在近些年有所成就――許多新型儲能技術逐漸發展起來,其中磷酸鐵鋰電池、鈉硫電池、飛輪儲能技術優勢最為明顯。
磷酸鐵鋰電池作為儲能技術時,使用周期可達8-10年,且無毒無污染,可稱為真正意義上的綠色電池;鈉硫電池能量密度較鋰電池來說,還要是其三倍多;飛輪儲能技術更是具備低成本、大密度、長壽命等諸多優點……
分布式光伏強勁的發展勢頭足以代表我國龐大的光電市場,而國內光電儲能系統如今已有千秋,各方發展機遇更時不我待。另外cmic認為,若想要使光電資源實現更加合理的配置,下一步也需大范圍布置分布式光伏電站的聯網工作。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