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也在努力尋找著突破口。新產業、新能量、新支柱,始自何處?這要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也需要政府的戰略眼光、規劃導向和政策支持。
立足成都現有的產業基礎和當前的熱點前沿,調查新興產業中的市場動向,尋找成都新的突破口。
軌道交通產業,成都有產業基礎、有科研實力,在成都市經信委發布的《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進成都工業經濟差異化轉型發展》報告中,軌道交通和電子信息、汽車等產業一起,成為該市突出發展的產業。目前看來,軌道交通產業最有可能成為成都產業“爆發點”的突破口,成為引領工業發展的“火車頭”。
機器人產業,有著成熟的技術和可以預期的市場。成都具備發展這一產業的一定基礎,具備較強的科研實力,在軟件方面也積累了大量人才。但是,這一產業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所面臨的激烈競爭與嚴峻挑戰,讓機器人產業雖值得培育,但卻難以在短期內成為支柱,關鍵在于必須突破機器人本體“國產化”的難關。
航空航天產業,在成都工業“1313”發展戰略規劃提出的重點推進的13個產業當中,航空航天產業占據重要位置。參與國產大型客機C919的設計制造,以及與國際航電巨頭公司合作讓空客新飛機裝上“成都造”相關系統等動作,正在為成都搶奪這片未來大市場打牢基礎。
站在世界級平臺上發展軌道交通產業
6月14日,西部首條現代有軌電車示范線——新津現代有軌電車示范線R1線工程初步設計通過了專家組評審。與此同時,西南交通大學傳出喜訊:該校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即將正式掛牌。
軌道交通,這個對成都來說并不陌生的產業,在成都新一輪產業升級浪潮中,被寄予厚望。在成都現代工業產業“1313”戰略中,軌道交通被放在四個“突出發展”的產業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