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寧波理工學院石麟大樓602會議室舉辦了控制科學與工程優勢特色學科物聯網智能信息技術與系統方向學術講座。會議邀請了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中科院復雜系統與智能科學重點實驗室的康孟珍博士、沈震博士,浙江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系謝立博士做學術報告。
康孟珍博士、沈震博士做了題為“平行農業:概念及應用”的報告。康博士介紹了她們實驗室提出的解決復雜性系統的ACP方法,即人工社會-計算實驗-平行執行方法,利用人工社會對復雜系統進行建模和表率,利用計算實驗對復雜系統進行分析與評估,利用平行執行對復雜系統進行控制與管理。介紹了使用物聯網技術(RFID、條碼)、視頻監控技術,復雜系統建模(Fuzzy,多Agent,ADP)技術,云計算技術、GPU技術,智能執行器等支撐技術完成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部863課題的情況。沈博士介紹了平行農業技術與應用,以寧波藤頭村企業實際項目“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苗木管理硬件及配套系統”為案例,詳細介紹了物聯網技術在平行農業中的應用。
謝立博士作了題為“水下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定位與跟蹤技術”的報告。謝博士在介紹水下傳感器網絡特性的基礎上,圍繞定位方法、跟蹤方法、應用實踐三個方面進行做了重點闡述。水下無線傳感器網絡在軍事和民用領域有著很廣泛的應用,水下目標的定位與跟蹤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應用。水下無線傳感器網絡目標定位與跟蹤技術可以用于海洋魚群、淺海潛艇的定位與跟蹤等,對于發展海洋事業、維護國家安全、保障海洋捕撈作業和保護海洋生態具有重要的作用。
講座由劉仰光博士主持,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馬修水教授、三江學者胡超教授、物聯網智能信息技術與系統方向的骨干教師以及感興趣的研究生和本科生30余人參加本次講座。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