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設備的發展現狀
環保裝備是環保產業的一個重要內容,其市場十分巨大。中國環保設備產品共分為空氣污染治理設備、水污染治理設備、固體廢棄物處理和綜合利用設備、噪聲與振動控制設備、環境監測儀器儀表等7大類、523個類別、10409種產品。其中,空氣和水污染治理設備為主要產品,分別占環保產品年總值的40%以上。
在國家經貿委、國家計委、科技部、財政部等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環保產業的意見》中,環保設備業位列當前國家優先發展的三大環保產業重點領域之首。其中規定,國家鼓勵優先發展以煙氣脫硫技術與裝備、機動車尾氣污染防治技術、城市垃圾資源化利用與處理處置技術和裝備、城市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技術、工業廢水處理及循環利用工藝技術、清潔生產技術與裝備、生態環境保護技術與裝備、污染防治裝備控制儀器,在線環境監測設備等為主要內容的環保技術與裝備以及性能先進的環保材料及環保藥劑等。環保設備業將因此得到國家產業政策的扶持。
盡管環保設備業擁有巨大的市場增長潛力和產業政策的扶持,環保設備業相關上市公司卻并未能表現出持續的成長性,目前環保產業在資本市場上更大程度上表現為一種概念,主要原因在于環保設備業的發展還面臨一些制約因素。
1.產業規模較小,集中度偏低。現有環保裝備產業規模較小,且產業結構不合理,集聚發展不夠。缺乏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市場份額大、具有系統集成和工程承包能力的大企業集團,目前產值20 億元以上的環保裝備專營企業僅有2 家;眾多中小企業專業化特色發展不突出,企業分布比較分散,生產社會化協作尚未形成規模。
2.技術創新能力不強,關鍵成套裝備依賴進口。技術創新機制尚不健全,產學研用有機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進展遲緩。部分科研機構對科技成果的產業化應用重視不夠,多數企業的研發力量相對薄弱、技術開發投入不足。技術含量及附加值低的單項、常規裝備相對過剩,部分市場急需、高效節能的成套設備和核心、關鍵部件的自主化率不高,目前主要依賴進口。
3.標準體系不完善,缺乏產品質量認證。雖然已初步構建了環保產品(裝備)標準體系框架,但標準數量較少,分布不均衡,標準對行業發展的規范和引領作用發揮不夠。環保裝備運行效果評價指標體系尚未建立,缺乏質量監督和認證機制,產品質量低下問題較為突出,運行效果難以保證。
4.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政策環境不健全。引導和支持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尚未完全落實;市場準入政策不完善,環保裝備招標不規范、重復引進和無序競爭的情況依然存在;環保監管、執法力度不夠,企業減排治污的內生動力不足,抑制了環保裝備的市場需求。
環保設備業的發展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環保設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未來我國環保裝備市場需求旺盛,發展潛力大。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對環境保護提出了新的要求,節能降耗、減排治污的新任務為環保裝備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驅動力,國家對環境保護的投資力度也將進一步加大,必將推動環保裝備產業的發展。
而作為環保自動化領域的兩大重點內容,環保污染源在線監測和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在全國許多省市得到了快速發展。近期,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修訂后的《環境保護法》。新環保法要求,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實行環保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從空氣、水到土壤,中國的環境問題日益突出,這由此也催生了龐大的環境監測市場。
1. 環境監測市場飛速發展
隨著環保立法逐步完善,以及隨著環境形勢愈加嚴峻,環境監測領域飛速發展的時機也已到來。目前,縣級空氣監測市場需求旺盛,國產儀器更受青睞。隨著國家新空氣能力建設第一、二階段完成,后期的空氣監測設備安裝需求將以地級、縣級城市為主,國產儀器設備性價比高,更加適合銷售渠道“下沉”。第二,清潔水行動計劃待發,水環境監測市場一觸即發。
業內分析認為,環境空氣監測未來空間超28億;煙氣監測受益于節能減排規劃刺激市場擴張,預測規模近46億元;水質監測領域,地表水、地下水、污染源監測合計市場容量超50億。我國環境監測行業飛速發展時期到來。
2. 未來環境監測儀器市場競爭激烈
市場對環境監測類儀器儀表的需求量不斷增加,但是我國相關行業可以說是起步晚,發展快,但快速發展的背后有暴露出了不少問題。我國目前環保監測行業僅相當于發達國家70年代水平,從立法角度看仍只相當于發達國家70年代,而環保作為一個政策導向性極強的行業,若無強大的政策法規支持,其發展速度必會較為緩慢。
在我國國產儀器中,大氣監測儀器的占有率在70%左右,水質監測儀器的占有率在60%左右,這些儀器大多是國際80年代的水平,不能適應實際需要;而污水處理廠需要的儀器儀表基本上仍靠進口。國外大企業的研發費用一般占到企業銷售總額的5-10%,質量高的企業也只有1%,而產品使用周期也遠遠大于發達國家。
此外,我國環境監測儀器儀表市場在一時熱點下,不少行業中小企業蜂擁而上,但因其缺乏技術資金,研發能力低、低水平重復多,儀器質量和性能不能與國外產抗衡,壽命往往很短。中小企業在線監測儀器的系統配套生產能力低,跟不上市場的快速發展。以及管理不夠規范,產品種類少,趨同化嚴重,高端儀器儀表智能望洋興嘆。
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我國監測設備的市場結構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國家開始實施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實施方案之后,監測設備出現了較為明顯的進口替代。2012年大約80%的監測設備是進口設備,而2013年下半年,國外的監測設備的市場份額已經低于國內設備。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