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眾所周知,隨著大氣污染的加劇和政府治理決心的堅定,今年7月初,國務院決定,自9月1日至2017年底,對獲得許可在中國境內銷售(包括進口)的純電動以及符合條件的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燃料電池三類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而且,年初申報新能源汽車推廣試點的城市和地區也即將陸續出臺補貼細則。大有將新能源汽車從“王謝堂前”移步尋常百姓家的趨勢。
政策利好 自主品牌攻占國內新能源市場
中汽協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生產2.0692萬輛,銷售2.0477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3倍和2.2倍,產銷量已超過去年全年數量。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185萬輛和1.1777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507輛和8700輛。
在政策利好和市場需求面前,以上汽、比亞迪、北汽、江淮等為代表的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紛紛加快發展速度。如北汽E150EV、比亞迪秦以及榮威E50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中國的電動汽車領域幾乎被自主品牌車型“霸占”。由此來看,在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這一片藍海中,從政策角度來說,依舊是給予了自主品牌最大限度的利好。比亞迪公關科長王尚表示:政策更加給力對于企業發展是好事,比亞迪在新能源車領域,掌握電動車生產的核心科技鏈,同時掌握著燃油車、新能源車的整車開發制造能力。并且,我們在汽車電子、充電設備、儲能設備方面都具備研發能力,這使我們可以在全產業鏈的基礎上進行整合創新。終于迎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推廣元年,比亞迪一定會抓住市場機遇,努力贏得良好口碑。
銷售新亮點 加速布局國外市場
日前,比亞迪宣布將在巴西投資興建南美最大的鐵電池工廠。而在此之前,比亞迪已經宣布將在巴西建立新能源大巴工廠并打造南美研發中心。至此,比亞迪在巴西的總投資額將達到4億美元,這是中國車企在海外最大規模的新能源汽車投資項目。
在推廣新能源車上,王科長告訴記者,比亞迪一直堅持全市場的布局,堅持雙驅戰略。與此同時,全面布局國內、國外市場,實現全球電動化,針對國內外不同市場推出出租車全球解決方案,開發適合各地版本的電動出租車E3、E5、E6等。比亞迪K9純電動大巴和E6純電動出租車等新能源汽車已在深圳、長沙、西安、韶關、香港、臺灣等主要城市以及英國、荷蘭、哥倫比亞、美國等一些歐美國家和地區進行了市場化運營,取得良好的成績。2013年初,比亞迪純電動大巴獲得歐盟整車認證,同年在美國建立大巴工廠,并獲得德國、英國、荷蘭、加拿大等歐美及東南亞諸多國家的認可和訂單,K9純電動大巴已在很多城市運營或試運營。今年5月,比亞迪12米純電動大巴K9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Altoona大巴研究測試中心順利完成結構完整性測試,成為世界上首輛通過該測試、并擁有超長續航里程的純電動大巴,單次充電可連續行駛24小時。比亞迪正在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出口國外市場無疑正是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新亮點。
唱響節能號召 新能源之路任重道遠
隨著環境污染、能源危機及全球戰略安全不定等因素的日益加劇,發展新能源車已經具備一定的緊迫性和必要性。適應人類社會發展潮流,生產新能源汽車,不僅是新能源汽車的定位,也是中國汽車工業實現“彎道超車”的夢想體現。
比亞迪王傳福總裁曾經在一次技術交流會上說,當今世界面臨著能源緊缺、二氧
化碳過度排放、空氣污染三大世界性難題。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危機和枯竭終將不可避免,那么未來世界所需要的能源在哪里?作為一家堅持新能源戰略路線的企業,比亞迪制定了發展電動汽車、太陽能電站、儲能電站三大產業的新能源戰略,來實現其“綠色夢想”。
據王科長介紹,比亞迪推廣電動車,實際就是倡導大家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多利用清潔能源,從而緩解能源緊缺,降低污染,保護環境。而太陽能電站可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太陽能源源不斷的轉化為電能,并儲存在儲能電站里,從而實現清潔能源的清潔化生產,不論是源頭還是產品,比亞迪都做到了全程綠色無污染。
然而,自主品牌長久以來一直備受合資品牌的“鉗制”,新能源汽車是否能在政策利好的形勢下扭轉以往劣勢,實現自主品牌的“逆襲”。相信假以時日,自主品牌一定能夠成功突圍,拿下汽車行業的一塊大蛋糕。自然,想要扭轉這種被動局面,新能源汽車的未來戰略之路依然任重道遠。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