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4月24日晚間發布14年度一季報,實現營業收入264.59百萬元,同比增長10.0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6.36百萬元,同比增長33.26%,處在業績預告30%-50%偏下位置,略低于預期。公司產品線和下游領域持續拓展,新接訂單充足,分析師預計14-16年EPS分別為1.22、1.79、2.56元,維持"強烈推薦"的投資評級,合理估值區間56-60元不變。
二、分析與判斷
主業增長穩健,智慧城市、特種機器人成為新增長點
隨著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不斷深入,公司主業工業機器人及自動化成套設備增長穩健。公司利用其在工業自動化領域的整體優勢,重點拓展以下幾個領域
(1)繼續向各個行業推廣智慧工廠建設,為客戶提供"一站式"行業解決方案,真正實現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管控。目前公司已為汽車、印刷、石油裝備領域提供系統解決方案,未來還將瞄準家電、機械、電力等眾多領域。
(2)智慧城市和特種機器人成為新增長點。隨著國家確立了智慧城市的建設方向,其投資規模將超萬億。公司基于其核心技術(BAS、ISCS、AFC、地鐵售檢票系統、電梯衛士等)進軍智慧城市領域,目前已成功應用于地鐵、公交、樓宇等領域,未來將進一步完善產業鏈,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中堅力量。特種機器人(自動轉載機器人和重載機器人)訂單穩定,新型機器人取得階段性研發成果,未來在國防領域應用空間廣闊。
(3)蓄勢待發進入智慧家庭新藍海。公司智能服務機器人儲備豐富(包括展示機器人、高端陪護機器人、家用服務機器人等),將全面進軍智能服務機器人市場,開辟新藍海。
毛利率繼續提升及非經常性損益增加使得凈利潤增速高于營收增速
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01%,凈利潤同比增長33.526%,凈利潤增速快于營業收入的原因在于
(1)毛利率繼續提升。14Q1毛利率32.45%,較去年同期提高5.74個百分點,主要由于原材料成本低位、核心部件配套率提升、產品結構升級等因素所致
(2)14Q1非經常性損益金額447.22萬元(其中政府補助560.2萬元),較去年同期46.5萬元增加了
(3)14Q1期間費用率17.39%,較去年同期增長5.17%,其中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分別同比增長30.33%、57.53%、732.05%,財務費用由于報告期內借款和利息支出增加變動幅度最大
在手訂單充足,預收賬款同比增長13.14%,公司廣泛開展"戰略合作伙伴"和"大客戶、大市場"營銷策略,已與沈陽第一機床廠、海信電器、鐵科院軌道交通中心、駿馬石油裝備公司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并取得初步成效,同時與米其林、華晨寶馬等跨國公司全面合作。目前公司新簽訂單9億元,同比增長36.4%,預收賬款8221.78萬元,同比增長13.14%,顯示在手訂單充足。
三、風險提示
自動化行業與制造業投資緊密相關,盡管自動化快速滲透,但如果因經濟大幅波動導致整體制造業投資大幅下滑,公司訂單和收入增速也存在下滑風險。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