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技術太少、產品設計同質化、惡性競爭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被譽為照明新技術的風向標和LED照明行業發展趨勢的法蘭克福照明展已完美落幕。但此次展會結束后,火的并不是行業新技術,而是中國企業在展會上的“尷尬”——兩家中國企業因被發現侵權而遭撤館。各國品牌將中國商家視作高危群體,不允許拍照,甚至直接拒絕中國商家參觀自家的攤位。“在國內抄抄就行了,別到國外去抄好不好?丟人丟到國外去了。”這折射出當前中國LED企業缺乏創新,有些甚至直接“拿來”別家的專利當成自己的技術,抄襲成風,專利規范更是淪為空談,從而導致照明市場上專利技術太少、產品設計同質化、惡性競爭的普遍現象,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拿來主義”普遍
照明行業被同質化競爭的陰影籠罩
每兩年一次的米蘭展,分為照明及建筑技術展和能源技術展,入展門檻要求極高,它要求參展的產品具有突出的原創性和極強的藝術性,必須具有引領時尚潮流款式的特性,被稱為藝術享受的頂級盛宴。但中國燈具企業在原創性方面做得極差,“拿來主義”被普遍使用。在2013年的米蘭展上,中國多家企業因為達不到展會所要求的標準被拒絕參展,有資格參加展會的只有寥寥數家。
“國內一年兩季的政府性的廣交會也一樣,面對的是外貿,國內的觀眾進去參觀有一定的難度。因為國內的抄襲風太厲害了,一不小心自己創新設計的產品就被別人給抄襲了。”麥格藍照明營銷總監孫日江表示道。
現實生活中,各行各業都存在產品抄襲、同質化競爭。照明行業更甚,不僅僅是產品同質化,連品牌名也逃不過同質化,甚至不乏連LOGO字體都相似的。產品同質,技術同質,價格同質,渠道同質……照明行業被同質化競爭的陰影籠罩著。
受利益催化驅動
企業在創新邊緣耍小聰明賺快錢
對于產品同質化,孫日江認為,古鎮照明產品同質化之所以如此嚴重是因為其配件市場很大,資源十分充足,在配件廠就能把所需的配件全部采集回來;而技術方面,現在很多燈都是屬于“組裝”的活,所以不存在什么技術門檻。市場需求也催動了同質化的時代來臨。巨大的市場需求量,客觀上刺激了入行從業人員,促進了照明行業公司的增加。從另一方面看,市場需求量巨大導致了目前消費者對量的需求勝過對質的要求。整個消費群體的消費觀念還處于照明需求階段,追求光的品質、燈光美感等要求的消費者還處于極少數。
孫日江對記者說道,“其實很多企業并不是沒有創新意識,不過他就是想搭搭車,賺點不費力的錢,或者摸點渾水魚。再者,并不是每個企業都能去創新,任何創新性的技術研發都有一定的風險,有的方案投入較大但最后不一定成功,或者不一定被市場廣泛接受。
行業中產品抄襲、同質化嚴重最大的驅動根源是利益。中山市琪朗燈飾有限公司每年投入1400多萬元人民幣進行產品創新和研發,2011年該公司”天鵝頭“造型系列燈飾在英國獲得大獎。隨后,”天鵝頭“燈引來不少抄襲者,一時之間各種山寨”天鵝頭“充斥市場。因此,在很多燈飾賣場及門市都可看到一張提示:同行請勿進入或是請勿拍照。這一現象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商家害怕自家產品被抄襲,最后反而被冒牌的假燈具以低價來贏取銷量。江門市迪司利光電照明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嘉仕表示,中國市場如此亂,燈飾山寨貨在市場上比比皆是,原創產品少之又少,最大的問題是企業家的思想,許多人并沒有想過把自己的企業做強做大、做長久,只求短暫的利潤,更顧不上創新和專利保護、維權了。很多企業家普遍沒有耐性,導致市場出現無序競爭、價格戰,形成低利潤的惡性循環。
佛山市燈具協會會長吳育林表示,國內市場上的山寨成風集中反映了我國LED照明企業的專利空缺及保護意識薄弱。歸結起來是:行業遠未成熟,有廣闊的技術領域尚待開發,專利匱乏;部分基礎專利未得到有效保護,企業缺乏侵權、盜版法律意識等。
從技術方面減小與國際品牌差距 創新是發展王道
面臨著同質化的種種情形,為了避免最后的惡果出現,照明行業的一些有識之士紛紛尋求新的突破點:做不同的產品,提供不同的服務;做更專業的產品,細分市場;產品走高技術的高端路線……其實歸結起來就是兩個字——創新。澳克士照明有限公司總經理潘振華表示,中國企業還處于LED轉型初級狀態,中國企業要想改變這種狀況,首先產品要有創新力;其次是商業模式也要創新,并從技術方面減小與國際品牌的差距。
麥格藍”LED歐式現代燈“這一概念在照明行業中可謂是創新品。孫日江表示,因麥格藍現代LED照明產品,融入了歐洲LED現代照明設計理念,彰顯魅力與時尚主張,力求通過德國鈑金及制造工藝營造出極簡極具內涵的視覺體驗,產品極具未來感,所以我們把產品命名為”LED歐式現代燈“。 一些照明企業也在涉足產品的概念創新的工作,比如同樣是家居照明領域,亮迪提出智能照明、澳克士的情景照明、鉅豪的健康照明等,并把概念落實到具體的產品開發和設計上去,讓產品真正地體現了這個概念。
吳育林表示,能成為像飛利浦、歐司朗這樣的頂級品牌并非通過銷售額來體現,而是產品和設計。如飛利浦展示其最新設計的OLED吊燈,可以隨著音樂節奏來變化色彩及閃爍。廣明源照明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洪燕南也同時表示,歐司朗之所以如此成功,正是因為她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還堅持創新,其研發投入占營收的6.5%。”設計是一個品牌的靈魂,中國照明企業過去靠成本控制、價格便宜打開國際市場,但是在原創設計上還與國際水平有很大差距。如果你的設計比別人更具創意、人性化,更符合人們的常規思路,就能形成優勢。“孫日江表示道。麥格藍秉承歐洲當下”高舒適度、低耗能“為核心設計理念,其LED歐式現代燈產品全部采用自主研發,自己開模具。把傳統燈飾的面光源、點光源發光原理改造成點光源,構造巧妙,使其更符合現代消費者的需求。在國內外享有”燈王“美譽的琪朗燈飾在設計創新上更是不遺余力,每年拿出營收的3%、超過1000萬元的經費用于燈飾設計,設計團隊擁有近百位國內外設計師,針對不同國家燈飾消費需求開發適合當地市場的燈飾產品。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