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顧四十三年的工作,我認為,自己是一個熱愛工作的人。熱愛工作的人基本是一個幸福的人。大多數人把工作當作謀生的手段,其實它是人生的主要組成部分,要學會讓它成為幸福生活的一部分。工作可以創造價值,可以得到快樂,也可以得到尊重。
最近我看了稻盛和夫的《活法》,把人生與企業聯系起來,有一點我記得比較清楚:人人都可能從卑微的、自己不一定喜歡的工作起步。首先從珍惜一份工作開始,無論喜歡與否,都要想辦法做得比別人好,然后才可能讓別人相信你的能力,賦予你更重要的工作機會;你自己才會從一點一滴的成功中收獲自信。
二、稻盛和夫還有兩個觀點與眾不同:他認為管理靠悟,不是任何一本書、一個人可以教會你的。我自己就沒有學過管理課程,也不太贊成去學MBA之類,看看國內外的有點成就的管理者哪一位是學出來的企業家?
他的另一個觀點是,企業的計劃不要做得太長,頂多一年,再長了沒有意義,也估計不到。他主張做企業不要做太勉強的事,也不要一開始就像做第幾第幾,要順其資料,水到渠成。我基本贊成。不過一個企業發展的大體思路和線路圖,有一個要比完全沒有好。對于有得企業要給員工做什么企業規劃,純屬胡扯。問問哪個人后來做什么是規劃出來的?
三、稻盛和夫總結了一個公式:人生的價值/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工作熱情*工作能力(稻盛和夫公式)。我同意工作熱情的重要,對學習、對生活、對工作缺乏熱情,的確是人生的大敵。我不同意他的人的能力是天生的說法,除了智商可能是天生的,能力是可以積累和學習的,即使智商我也認為是可以開發的。但清醒的正確的科學的工作思路在管理中是第一位的,需要一些訓練。
四、我對人生的體會是:一顆心,兩個無,三個簡單。
一顆心是:要有一顆善良之心,正直之心,進取之心,包容之心,總之是真誠吧;
兩個無是:一無遺憾,想說的、該說的,想做的、該做的,都說了也都做了,從沒有因為外界的原因而軟弱、膽怯,說違心的話做違心的事,如果好的結果超過50%,也基本沒有遺憾了。一個無愧。一輩子的是,對父母、對家庭、對親戚朋友、對供職的單位,尤其對自己管理的部門,自己的屬下,沒有對不起的地方,從來都竭盡所能,竭盡全力,不僅創造成功,同時創造快樂,讓他們因我的努力而有所收獲,感到驕傲,能如此應當是無愧了。
三個簡單是:人際關系簡單化,不請客送禮,不拉幫結派,不唯唯若若,不溜須拍馬;復雜工作簡單化,舉重若輕,綱舉目張,用腦子工作,用成功說話;生活追求簡單化,無欲則剛。
五、《命運這東西》是去年和今年初我的一些工作是靠和一些生活隨感,發給大家看,看半個小時候,請大家發表自己的感想,我來回答問題。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