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又將走到盡頭,回顧過去即將過去的2011年:日本福島核危機、中國動車追尾、利比亞內戰結束恢復“一夫多妻制”……盤點一下大事紀都是讓人聳容的“囧事”,年末了本來想談點高興的事情來總結一年的辛勤付出與打拼成果,然而佛山小悅悅事件之后帶給我們的思想震動尚未平復,難以讓我們平靜下來對一年的最后留點理想式的展望和歌功頌德的總結,在此還是“小生常談”一下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帶給了商業世界什么樣的結果。
在傳媒如此發達的今天,信息泛濫而迅速,那些從來不曾發生的事情或是曾被掩蓋的事情也頻頻見諸媒體,從瘦豬肉到瘦羊肉的瘦肉精事件、洋家具造假事件等這一系列事件的曝光反映了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在法制范疇內的制度管理是有限的,他不能制止你拾金自昧,不能強制那些急馳而過的汽車不去碾壓一個已倒地的小孩,也不能強制那些路過的人必須去救助那個被汽車碾壓在地的小悅悅……有人說得好:“眾多企業頻繁爆發出各種問題,制度管理只是淺層次的管理,更深層次的是人性的管理。”什么是人性管理?百度解:把人當做人看的管理。如果把人不當人看,那么人與人之間有何愛心可言呢?佛山小悅悅事件暴露出來的不只是那18個路人的冷漠,而是潛藏在我們每一個人心中那種把別人不當人看,把別人的苦難當娛樂的另一種心理。所以這種缺乏自我人性管理的冷漠使得地溝油上了普通人家的飯桌,有毒致癌物質的衣服面料被制成衣服,安全性低級的校車裝滿了如花笑靨的兒童,以及坐在電腦前的我抱著娛樂心態瀏覽頭條新聞中每一個悲慘故事的內容……“作為人何謂正確?”這是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在做每一件事都需要思考的前提,它簡單,卻樸實地含有自我人性管理的大道。自我人性管理在我們如今的商業世界里有哪些重要性和存在的必要性?
商業世界里人們最關注的是產品質量,產品質量可以讓企業發展或重生,也可以讓輝煌的品牌瞬間消逝,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冒天下之大不韙,假冒偽劣,以次充好,甚至更有不惜害人性命以謀利的做法。這些人的存在充分說明市場經濟下商業倫理的缺失,逐利使得人性的惡面放縱。日本經營之圣稻盛和夫曾提出一個人生和工作的結果公式: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即人生和工作的結果,用上述三要素的乘積表示。這也揭示了一個人的企業經營和人性之間差別導致的人生和經營結果,三要素不是做加法,而是乘法,任何兩項的搭配乘積都會產生相當大的差距。企業經營成敗最重要的因素是熱情和能力的乘積再與“思維方式”相乘。稻盛和夫曾說過,所謂思維方式就是哲學,也可以叫人生觀、判斷基準、人心中抱有的思想、人所持有的價值觀。從惡的“思維方式”到善的“思維方式”之間有一個較大的幅度。如果偏激地看社會,認為這個世界不公平,就索性做小偷、做強盜,那么這個人越是有能力、越是有熱情,就越會成為大惡巨惡。稻盛和夫的觀點顯示:持有的“思維方式”不同,人生和工作的結果就會迥然不同。就是說,“能力”、“熱情”的幅度都是從0分到100分,而思維方式的范圍是從負100分到正100分。所以做企業安身立命者,在做每一個決定和環節時要問一下:“作為人何謂正確?”要時刻約束自身行為規范,嚴肅克己,讓個人成為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讓企業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企業。
在接下來我想談談企業責任和企業的社會責任。其實如果一個人的商業倫理缺失,誰也無法和他再談責任一類的話題,但是無論你如何的冷漠,喪失企業責任和企業所負擔的社會責任,也將在另一個現實的制度層面得到懲罰。企業責任首先在于對勞工的保護,包括薪酬、福利、健康、安全等。相關于因勞工保護問題而受到公眾譴責的有國際奢侈品牌古奇,被評血汗工廠,以及使工人罹患塵肺病等職業病而被追責的企業,他們必受到法律的管理和制裁。同時,他們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時,并沒有把為他們創造價值的勞工當做人去對待和管理,或許在他們眼里勞工只是賺錢機器。在如今,一個管理者的品質也代表和決定著品牌價值時,或許有更多的具有憐憫心的人不再去為這個品牌捧場,一個光鮮品牌背后的噬血、唯利、冷漠,這已不再是品牌了,只是一個商品制造商。
企業所擔負的責任不只是所在的那一畝三分地,也不只是那管理下的幾個人或是幾千人,一個企業更擔負著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康菲公司以為石油泄露流入了海洋,魚類就不會追責?日本福島核電站核泄露只和日本人民安康有關系,與世界其它國家沒有關系?一個企業偷偷排放了有毒廢水、廢氣、廢物,沒有被發現沒有被查封就沒有責任?……要問一句“作為人何謂正確?”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何況一個如果不能有效防范就能實在地對環境造成污染的企業更應擔負重要的社會責任,這種責任來自于把別人當人看,把別人的生命當生命來尊重和愛護的人性,來自于擔負品牌建設和社會建設的商業倫理。
從商業倫理范疇來看產品質量、勞工保護、環境保護,如果商業倫理缺失,人性冷漠,世界的一切都將是灰色的,人類不再需要高度發展的商業經濟,只需要自給自足,絕圣棄知的原始農耕狀態足矣。在這個當下社會發展形態里我們呼喚愛心、人性之善,其實更需要的是每一個身處其中的自我人性管理與善性自省。做好你自己,多自問一些:“作為人何謂正確?”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