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的早上醒來發覺自己昨晚又趴在計算機前昏睡過去,面對屏幕上閃動的那些枯燥的編程符號和旁邊攤放著的用戶需求書,恍然間發覺自己做工控已經8個年頭了。記得當年大學畢業帶著夢想闖進了IT界,但是進入當時的工作單位才發現,面對的不是上學時所說的一臺計算機和代碼,而是一大柜子里邊放著看不懂的機器,前輩們稱它為工業計算機(DCS/PLC)。原來工業計算機和我們所學的計算機根本就不一樣。接下來前輩們介紹了更讓我們頭痛的一些東西,那就是儀器儀表、通訊協議、現場、482、232、量程、精確度、上位機、下位機、控制、通訊頻率、模擬量、開關量等等。我慢慢地對工控這個行業開始喜歡了和有了成就感。當時用的操作系統一般是DOS作為操作系統,然后自己根據數據采集需求制作電路板加單片機形成所需ISA的數據采集卡,一共可以采集16路的0~10ma或者就是0~5V的電流和電壓信號,然后從數據采集卡就可以接現場的傳感器,傳感器可是測量溫度、壓力、流量等信號的。這樣完成了數據的物理回路,這是模擬量的數據采集,在通過工程數學算法把過程工況變成傳遞函數,列出數學模型在通過C語言編寫數據采集程序、控制程序和監控程序,實現了工業車間的數據顯示和控制和車間報表打印。
工控是永遠生活在職業矛盾中,猶如在天堂與地獄間!因為在IT行業和儀表機電行業之間,每當面對職稱考試的時候我們面部很是茫然,職稱考試名目中并沒有與我們相對應的,我是自嘲稱我們是“劍走偏鋒“。工作多年毫無名目而且工控是輔助行業,面對舉世矚目工程的工藝生產和設備機電飽嘗項目勝利后的喜悅和世人贊賞眼光的背后又有誰知道控制才是靈魂。
工控是涉足范圍極廣的一類職業。冶金、石化、紡織、造紙、樓宇等等,都可以看到我們的身影,可以說凡是有電的地方就有我們;但是我們向來只是過客,匆匆來,匆匆去,留下的是汗水和智慧,帶走的卻因過程不同而大不同……
工控是以能力定高下的一類職業。在這個行業中,學歷很雜,誰都可以從事這個工作,我們這個行業的專家有很多都是從技校生、中專生、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基本上覆蓋了國家教育系統,他們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也有發明多種控制理論和研發控制產品的。只要智力足夠努力足夠,都可能成為專家!
工控是所學專業跨度較大的一類職業。以自控原理為核心,向外可擴展的基礎知識有:電機拖動、整流、變頻、電工基礎、高等數學、算法和結構、計算機管理、軟件編程、網絡通訊、電子、液壓、機械、繼電保護、工廠供電、儀表等,要成為高手,真的很難!
工控是收入差距極大的一類職業。截至2007年底根據中國工控網的數據顯示工控這個行業的工資從2000~4000元占30%;4000~6000元占50%;6000~10000元占15%;10000元以上占5%,且職位從藍領到金領,這完全取決于所服務的行業和個人能力!
工控是自視甚高的一類職業。我們有較高的智力,不錯的收入,所以有足夠的資本去清高;但我們又常常感嘆收入與智力付出不成正比,所以我們常有人另立山頭自己做老板;但一旦獨立,就不再是工控人……
工控是在透支生命的一類職業。這一點和程序員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也有不同。我們平均一年出差時間占居1/3~2/3,公司因為利潤會把工程安排得滿滿的,因為工程進度時間緊有畫不完的圖,寫不完的程序,還有面對思考算法和控制難題的思緒又不能因為下班而中斷所以經常加班到深夜。同時公司想推出自己的產品和技術立于市場而不敗,不得不分給我們一些技術課題研發,而帶來的負面影響就是課題和日常工作的壓力使人喘息不過,在項目執行前后有推不掉的應酬。因為客戶關系就是公司發展的生產力,這些都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健康殺手!
工控職業簡單而復雜,正如上帝所希望的:痛并快樂著……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