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五年,我們出現過兩次困難時期,一次在2008年,一次在今年。08年那一次是我們金風獨有的,基本在09年就渡過了。這一次似乎是普遍的,影響有多大,有多久,現在還難以斷言。
如果進一步歸納會發現,兩次困難都在公司上市之后發生的(2007年底深交所掛牌,2010年10月香港H股上市)。雖不能說與上市有完全的關系,但說有一定的關系是肯定的。上市本身沒有問題,但為了上市,我們所做的一些額外的努力(尤其為H股上市),現在看,不僅是畫蛇添足,也為下一年的經營埋下了禍根。上市之后,我們的心態也發生一些變化,雖然沒有達到頭腦發熱、忘乎所以的程度,但以為有錢了,經營上想做到多少就可以做到多少的沖動是存在的。有人簡單一算距離聲稱金風的市值已經超過VESTAS的就是其中一例。
兩次困難發生之后,經營計劃中途都作了重大調整。這反映一個什么問題呢?過于樂觀的情緒使我們經營計劃大大偏離客觀制約的軌道。這會帶來什么后果呢?08年預先答應的供貨供應不了,耽誤了用戶當年計劃的實現,招來一片罵娘之聲,有的老用戶棄我們而去;今年的問題是,進人過多,積壓嚴重,資金壓力增大。在外部形勢惡劣的情況下,無異于雪上加霜。我們為何會如此呢?一是不能很好的把握自己,一個是不能很好的把握企業,我們在這兩方面還缺乏應有的清醒與成熟。我們經常說,我們要辦一個長久的受人尊敬的企業,要按企業的規律辦事,我們不要片面地追求速度和規模,而要講究企業質量和長遠,但我們卻常常在形式好轉時,好了傷疤忘了疼。在具體確定目標時,沖動,冒進,拍腦袋,不顧客觀實際,過分強調個人的意志。我們常常把競爭對手作為追逐的對象,把股民的情緒作為企業的動因,有人說我們被外界因素綁架了,我倒覺得是我們自己主動綁架了自己。歸根結底,還是我們在如何辦企業以及辦一個什么樣企業的問題上,目標不夠堅定,內心不夠強大。
今年面臨的困難(宏觀形式)雖然是普遍的,但我們對可以預見的困難和危險明顯缺乏應有的警惕。我們常常在問題已經十分嚴重和明顯的時候才能醒悟,才去調整,這已經有些晚了。為什么會這樣,我們的職能部門,我們的風險控制,為何不起作用或基本不起作用?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沒有注意到風險畢竟?肯定不是。我以為,這里面有經驗的問題更是職業精神的缺失。職業精神最重要的一條,專業精神,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應以企業的安危為重。關鍵時候敢說真話。
08年那一次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兆瓦機推出市場太晚了,勉強推出了各方面又不太成熟,我們起了一個大早趕了一個晚集,致使08年的經營巨大被動。時候有可能主動一些呢?一個共識是,如果項目組織的得力一些,推出早一些,也許不至于如此被動。 遺憾的是,我們今年的這次困難,也與產品有一定的關系。我們的XMW在初期設計時就沒有系列化方面的通盤考慮,致使千辛萬苦做出來的幾臺樣機,并非是市場上需要的批量機型。如果要做出批量機型,還要重新修改一些地方,還需要一些時間。別人WMW都要下線了,我們的XMW到現在都不敢說可以大規模銷售。我們一個低電壓穿越嚷嚷了那么久,面臨考驗時,發現與別人在一個水平線上。如果我們的差異化市場能早一點形成,至少在2-4月份的西北電網的脫網事件中,我們會贏得先機,可惜,我們再一次起了一個大早趕了一個晚集。
我們即使到今天也還沒有累計和形成超越他人的更多的優勢,我們很多人不懂得,有的也不屑于做基本的基礎性工作。我們有的主管干部連自己主管的業務都可以不聞不問。當然也很少有人研究什么事正確的工作方法,什么是正確的工作思路,更不要說隨時知道自己的不下如何正確工作。我們的工作效率低下在于做一件簡單的事情,都會出錯,我們的干部卻對此放任自流。一切目標和理想必須建立在扎實的基礎上,我們脫離這些,或者不注意這些累計,所謂目標都是空的。
我們在不到五年的時間里,幾乎在同一條河上遇險,被同一塊石頭絆倒,為什么?這個問題不搞明白,下一次還會出問題。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