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制造:機械設備制造的新價值戰略
已有103030次閱讀2011-12-07標簽:機械設備
而再制造技術的推廣和使用,不僅可以節約資源和能源,而且具有保護環境的效果,這對社會來說是一種巨大的財富。
例如廢舊機電產品再制造可以減少原始礦藏開采、提煉以及新產品制造過程中造成的環境污染,同時能夠極大地節約能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美國環境保護局估計,如果美國汽車回收業的成果能被充分利用,對大氣污染水平將比目前降低85%,水污染處理量將比目前減少76%。每年全世界僅再制造業節省的材料就達到1400萬噸,節省的能量相當于8個中等規模核電廠的年發電量。這充分說明了對廢舊產品進行再制造可減少資源的開采,減輕世界人均資源占有量不斷緊縮的壓力,符合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我國目前環境問題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環境污染日益惡化,人均資源占有量不斷縮減,迫切需要轉變發展方式。再制造正好契合了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目標,可以說,再制造工程已成為我國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再制造社會責任彰顯
再制造中潛在的巨大價值不僅是能為企業、國家創造豐厚的利潤,不僅是體現宏觀的環境保護方針,而且也在無形中彰顯了一定的社會責任意識。
首先,再制造可以給相關需求方提供更為廉價可靠的商品,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減少不必要的開支。由于再制造充分提取了蘊含在產品中的附加值,在產品銷售時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如再制造發動機,其質量、使用壽命達到或超過新品,并有完善的售后服務,而價格僅為新機的50%左右,可供不同收入階層和關心環保的人士選用。在以色列,一架廢舊波音747的回收價格大概在200萬美元,但以色列將廢舊客機再制造成貨運飛機,售價達到8000萬美元,而新的貨運飛機售價則為1.3億美元。
其次,隨著再制造的發展,將可興起一批新興產業,從而解決一部分就業問題。美國的再制造業到2005年安排就業100萬人,我國2020年如達到美國2005年水平,則創造就業將超過100萬人。美國的研究表明,再制造、再循環產業每100個人員就業,采礦業和固體廢棄物安全處理業將失去13個人員就業。兩者相比,可以看出再制造、再循環產業創造的就業機會遠大于其減少的就業機會。
最后,如果再制造的理念被多數人知曉和認可,如果我們的企業使用再制造生產的產品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并能夠推廣使用,那么整個社會將進入再制造的時代,這將會是整個制造業的跨越,也是整個社會的跨越。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