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產能過剩有一個最直接的指標:產能利用率,即長期均衡中的實際產量與最佳生產能力之間的差異。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很早就開始對產能利用率進行工業統計和跟蹤分析,反應工業經濟實力和工業經濟走勢。盡管中國目前沒有這個指標,但明顯的產能過剩行業依然能讓人隨口道來: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風電設備制造……
在經歷較長時間的經濟低迷之后,中國經濟終于開始企穩回升,而產能過剩又成了這條路上的攔路虎,引發了人們新的憂慮。國家發展改革委徐紹史主任認為,目前化解產能過剩形勢嚴峻,其中重要的一招是擴大內需,而這就離不開積極穩妥地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美麗中國”。
有調查數據顯示,如果城鎮化率每年提高一個百分點就意味著有1000萬人口會進城,每增加一個城市人口,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至少需要10萬元,乘以1000萬進城人口,這就意味著每年需要1萬億元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單單看這筆巨大的投資,就可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這塊蛋糕有多大。
城鎮化的過程中,工業是其最大的支撐。一直以來,工業化和城鎮化兩者相輔相成是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指標。城鎮化的建設離不開工業的支撐,工業化的水平又影響著城鎮化規模。房地產項目的增長將帶動鋼鐵、水泥的生產需求;公路、鐵路的建設離不開各種工程機械設備;電力行業對煤碳的需求依舊會有增不減,新能源市場也一直是眾多投資者青睞的市場;水利工程需要眾多大型的自動化綜合設備、市政建設也將推動信息化技術的發展。不過,較之過往傳統的工業,兼顧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 少的新型工業化才是實現綠色城鎮化發展的明智之舉。
在推進綠色城鎮化的過程中,作為節能、調速的重要設備,變頻器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視,而且還蘊含著巨大的市場機遇。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