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面在下降
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下稱“水環所”)研究員費宇紅告訴本報記者,如滄州這樣的地方地面沉降很厲害,開采地下水是一個主要的原因。
水環所承擔了對華北平原的地下水污染調查,并匯總了長江三角洲、淮河流域、珠江三角洲三個地區的地下水污染調查情況,但結果未經專家審查,尚不能公布。
費宇紅告訴本報記者,地下水污染的情況確實存在。“現在從我們的調查來講,各種各樣的情況都有,有些地方確實被工業污染了,我們抽到某個地方的地下水,聞起來都有味兒,或者有的沒什么味兒,但檢測出來有毒性金屬、重金屬。”她說。但她表示,相關數據正在整理中。
在華北平原,沉降一直在發生。央視報道稱,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華北平原京津唐—滄州、衡水一帶持續發生大片地面沉降,局部累計最大沉降量3.18m,最大年沉降量高達100mm以上,受影響面積7萬余平方公里,占華北平原一半以上,其中以北京、天津、塘沽和滄州等地最為嚴重。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地質調查與科技處處長吳愛民介紹,從上世紀70年代至今,滄州大約沉降了2.4米。
地下水過度開采會造成地面沉降,這一問題早已引起重視。在地面沉降嚴重的部分城市,地下水開采已被禁止。但在農村地區,地下水卻仍然是主要的水資源來源。
費宇紅說,采用地下水也是沒有辦法,我國糧食安全非常重要,不能讓農民沒有收入,農作物不生長,所以還得用水。但她也表示,現在打井有嚴格控制,大部分地方農村不能隨便打井。如果是水務局來打井的話,也得經過論證、批準。
費宇紅介紹,地下水超采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非常嚴重,那段時間地面沉降也很厲害。進入21世紀以后,由于人們認識到這個問題,采取了一些措施來應對,情況才稍有緩解。“南水北調工程開始啟動了,也從黃河等外流域得到一些補充,小麥等耗水農作物也培育其耐旱性,農業和工業都有一些節水措施,使用水量得到一些控制。”費宇紅說。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