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分布式風電的比重會進一步提高,但仍然以規模化開發和陸上風電開發為主,分布式的比例最高可達到30%。而隨著電網公司特高壓輸電線路、智能電網等基礎建設的提升,電網大范圍消納風電能力和跨區域風電輸送規模將增加,風電并網率有望得到進一步的改善。
但實現這一目標仍面臨重重困難,通過實踐發現,海上風電短期內或許難有起色。何況目前風電制造業進入了高成本的微利時代,這意味著行業內競爭的加劇,市場更加成熟,風電制造企業將面臨更大的市場考驗。
不過隨著國家一系列調整相關產業及補貼政策的相繼出臺,勢必形成行業的優先和整合,未來中國風電行業發展空間依然廣闊。風電產業成熟度和成本也提高了風電相對于傳統能源的競爭力,風電已經成為實力較強的新生電源技術,并將逐步增大在中國能源結構中的比例。
新能源電纜加劇優勝劣汰
海上風電的前景利好,對于電纜產業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新能源電纜的研發及生產由于技術要求高、研發投入大、輻射環境惡劣等因素,將有效打破現在電力電纜市場的無序、惡性競爭,實現產業的優勝劣汰,改變國內絕大多數電纜企業中低端市場競爭的惡性循環,也是順應電力電纜市場發展潮流的體現。
如今,隨著海上發電的迅速發展,新能源電纜逐漸成為電纜企業競爭的熱點,但由于整個電力電纜行業存在研發投入不足,利潤空間小導致一些小企業無力投入研發。而有實力的企業則積極通過加大高新技術、高附加值產品的研發投入,逐步調整產品結構,加大特種電線電纜的研發投入,提供更多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趁機逐步將產品提升到中高端線纜產品行列。
但企業的發展與研發方向的轉移,應該由市場來決定,諸多電纜生產企業投身新能源電纜產品的生產也是順應時代的發展,但電纜生產企業仍然應該認清形勢,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而盲目投資,更不要盲目擴張產能與戰略轉向。否則,不僅企業獲利情況不樂觀,也不利于新能源電纜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尤其是電力電纜行業對資金的依賴性比較大,并且受銅、鋁、塑料等原材料價格的影響較直接,因此電纜制造企業一直面臨著巨大的成本壓力。資金緊缺、資金鏈吃緊、產能過剩、無序競爭等成為制約中小型線纜企業甚至規模型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在如此節骨眼,若不能認清形勢、理性投資,其結果或許將是不幸的。
隨著電纜市場競爭日益強烈,如何能夠在新能源電纜市場立足,走差異化路線,并且通過"差異化"來實現電纜行業的"優勝劣汰"是各電纜生產企業以及整個電纜行業都不能忽視的話題。而也只有通過"兼并重組、資金整合"等方式,才能夠有充分的資金支持進行技術提升,生產出符合風電市場需求的產品。也只有如此,才能與國外著名品牌相抗衡。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