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27日的總裁辦公會上,當主持營銷的副總裁楊華談到國華最近設置很低的攔標價,風機企業的銷售普遍賠錢的時候,我提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建議,既然銷售得越多虧損的越多,且考慮到今年銀根緊縮,多銷也不一定收回貸款的情況,可否適可而止(不再爭取更多合同,以無庫存不占壓資金作為今年的經營目標),讓競爭對手多拿合同,待度過此困難期之后,我們再圖進取。
這一各色的建議,會上竟然沒有人反對,坐在旁邊的曹志剛小聲說了一句:這種意見也就你敢提。武總不僅沒有反對,而且補充意見:我們不一定非得壓低報價,讓競爭對手多拿合同。我們可以維持合理的價位,表明我們不再降價以及區別他人的立場。想不到,我的古怪的提議,竟然成為下一步經營的主調。
隨著今年初日本核電的泄露,對于風電行業而言,今年仍然會是一個大力發展的一年,但競爭的激烈也達到風機企業幾乎無利可圖的地步。在此形勢下,金風在降低成本,節省費用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無疑是再正確不過的了。在某種程度上,今年利潤的多少完全取決于成本與費用降低的程度。換言之,如果我們降低成本或費用的幅度(還有速度)小于(慢于)價格降低的幅度(速度),公司會出現虧損的局面。從這個意義上說,今年的主題是,如何活下來,而不是如何大發展。
同時,另一個大的形勢的出現,加劇了這一情況的惡化。即2008年以來為了應付金融危機國家采取措施的后遺癥--通脹的日益嚴重,導致國家銀根緊縮,不斷加息以及房貸收緊已經日益明顯。在風電領域引起的后果必然是,大家的錢緊--從銀行不容易拿到貸款。金風已經針對這個問題,提前有所動作,并在營銷模式上進行一些有意義的探討。包括這次總裁辦公會上,投資與股權管理部、集團財務部、天源和天潤都提出了一些積極的建議。很明顯,風電投資商一方面無止境地壓低風機設備的售價,另一方面,卻無法保證貸款的及時支付,在此兩頭夾擊的形勢下,風機企業面臨兩難選擇--不銷售不行,銷售了虧損。從銷售的策略來講,少銷售,有選擇地銷售,差異化的銷售,以及整體打包的工程一體化銷售,可能是現階段比較明確的選擇。
這是一段最艱難也是最難熬的時期,實力較小的企業面臨市場業績的不足,需要進一步讓步取得合同的情況,但取得合同本就賺不到錢,再加之貸款回收的困難,下一步必然面臨做與不做的選擇。因此重新洗牌的市場局面即將到來。
對于幾家實力較強的大企業(其中包括金風),也處在一個艱難的時期。聽說某較大企業產品積壓已達100多億,連訂貨美國超導的變流器一類設備的訂單都取消了,可以想象國內訂單的欠款也絕不會是一個小數目。如果此種情況不能有效緩解,別看企業曾經有多大,說垮掉也許就在一夜之間。
因此,定義2011年是想法活下去的一年,絕非空穴來風,更非聳人聽聞。而且活下去就有未來,這一點也是肯定的。有人不知深淺,此時還要大踏步冒進,則不智矣。利用這個時間,加緊開發新的產品,苦練內功--減低成本,則是明智之舉。
(后來又增加磁鋼漲價的困難,這一困難比文中提到的困難······。最現實也比較容易實現的途徑是······(省略)。在我九月初主持的總裁辦公會上,卻定下一個······調子,會后我向董事長申明:這將是我最后一次主持集團會議。)
2011-5-4
摘自:李玉琢 《揮一揮衣袖》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