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國PLC市場占有情況大致為小型PLC市場以歐系及日系為主,中型PLC則是西門子一枝獨秀,大型PLC則西門子、羅克韋爾、施耐德三家產品為主。大家可以看到,PLC產品的主流還是外資品牌為主,國內雖然已有和利時、臺達公司等推出各自PLC系列產品,但是競爭情況而言,暫還居于劣勢,不利于產品市場的開拓。
大型PLC的目標用戶在選用PLC時一般不會把價格作為首要考慮因素,而是更關注產品性能、質量和品牌,對價格不是十分敏感,故日本產品很難進入該領域。韓國和中國臺灣的產品從一開始就是模仿日本產品,基本沿襲日本產品的技術路線,其在中國的市場策略、行業影響基本是步日本廠商的后塵,要比日本產品滯后一段時間。這也導致在市場拓展上稍落于人后。
對中、小型PLC的目標用戶而言,市場上主要廠商的PLC產品均能滿足其要求,所以在產品選型時價格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日本產品在該領域占有絕對優勢。Siemens在推出新一代小型PLC產品S7200后其價格與日本產品相差不大,最近幾年其小型PLC的市場增長迅速,已經與日本主要產品(Mitsubishi和Omron)在小型PLC領域取得了類似的市場地位。近年來,由于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中國臺灣的部分PLC廠商在小型PLC領域發展勢頭十分強勁,搶占了原來日本產品的一部分低端市場。
我國PLC技術在中小型產品方面已取得較不不錯的成績,但是在高端產品領域則面臨嚴重的不足,這也是我國裝備制造業的通病。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PLC市場規模及增長變化趨勢增速下滑原因分析受OEM行業低迷影響,小型PLC下滑非常明顯,大型廠商甚至出現30%以上的下滑。今年PLC的銷售量雖與去年持平,但是由于價格的下跌致使銷售額明顯下降,PLC的單品價格現在只有去年的1/4-1/3。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初步估計目前在我國本土銷售的PLC總量為30~40億元人民幣(不含隨進口主設備配套的PLC),年增長率為15~20%。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