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投入開發建設的大慶油田,仍然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油田。2012年,大慶油田全年提交石油探明儲量5534.8萬噸、石油控制儲量8069萬噸、石油預測儲量10480萬噸。
但即便是這樣一組超額完成的數據,也依然無法掩蓋近年來以大慶油田為代表的我國石油資源日益萎縮的事實。
國務院參事、中國可再生能源協會理事長石定寰告訴記者,大慶油田曾經在多年間連續每年穩產高達5000萬噸以上,但是如今已經降到4000萬噸。
“并且每打上1噸油,里面90%的成分都是水,大慶油田要花費很大的力氣才能保持住4000萬噸的產量。”石定寰說。
從全球范圍來看,可再生能源替代傳統化石能源的發展已是不可逆轉之勢——近年來美國頁巖油與頁巖氣的異軍突起也無法扭轉這一勢頭。
“所以,目前中國風電、太陽能光伏等的過剩都是暫時的,而且這個過剩也不是全面過剩。”石定寰說。
當前,中國火電總裝機容量已經超過10億千瓦,但是風電等新能源裝機總容量還不到1億千瓦,前景可期。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副秘書長歐陽昌裕對記者指出,大力發展風電不僅是環保等客觀需要,也是我國電力發展的戰略選擇。
盡管“棄風”導致當前風電行業在低谷徘徊,但去年年底國家發展改革委又核準了4個國內大型風電項目,總投資高達572億元、預計裝機容量超過680萬千瓦,足以見得國家對風電行業的信心。
《風電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指出,到2015 年,我國投入運行的風電裝機容量達到1 億千瓦,年發電量達到1900億千瓦時,風電發電量在全部發電量中的比重超過3%。
而2012 年中國風力發電量為1004億千萬時、裝機容量逾6000萬千瓦——從這一數據來看,風電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遠未到真正過剩的地步。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