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制造業飛速發展的30年以來,以GDP為考量的政績與經濟增長率都使我們得到了世界的矚目,甚至證明了我們政治與經濟制度的英明與正確。然而這光鮮表象的另一面卻是百姓不一定獲得了改革的最大紅利,卻失去曾經最美的鄉村風光與靜謐的生活,城市的水源、空氣等都失去了安全健康的保障……這是我們一直追求的"中國制造"嗎?這是我們建設的"美麗中國"嗎?在追逐經濟增長率的背后,環保成績如此滿面瘡痍,百姓怨聲載道,這樣的發展,這樣的經濟增長速度,為了發展經濟而發展,我們需要嗎?是的,在這個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作為制造與享有的主體--人的和諧發展得到了最大的尊重,而這個和諧正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統一。這種和諧正是一種真正的環保。以筆者陋見,今天我們聊聊在開啟新型城鎮化建設之時,如何來構建我們從經濟到人心的環保。
走過30年高速增長的GDP,中國正在進入經濟增速下降或緩慢發展期,試分析一下我們為什么不能進入更高的經濟增長期?中國的改革開改時間點正處于西方發達國家結束第二次科技革命帶來的高速增長期,他們野蠻的經濟發展之后其嚴重的環境惡化迫使其進行產業升級轉型,將"三高"產業轉向地大物博的中國。我們常常說引進先進生產設備與技術,而今天發現我們引進的只是30年前的設備及技術,置于21世紀的國際環境中,中國本土品牌制造一直處于低端制造與產業配套,而真正的技術創新中心仍然置于德國、美國等工業強國。充其量中國還是他們的世界加工廠。而今,隨著中國生產資料、人力成本的上升,高端制造業已回流,低端加工已經轉向成本更加低廉的東南亞國家。此之后,中國經濟的低增長或許只能是一直低增長。依靠4萬億的國家投資來拉動GDP的做法,只能有效一次。如果還能讓國家投資湊效,如果能讓最新出臺的"治污國十條"落地生根的話,國家需要拿出更多的資金與人力來扶持本土制造品牌,特別是民營中小型企業的制造。最近有一位委員在談到中國的環保問題時表示:污染大多來自于難以監管的小作坊。我想這些小作坊主正是工業低端制造商的主要客戶源,從源頭上提高機械節能環保科技,才能真正減少PM2.5的排放。
說完大環境的問題,我們再來聊聊治污"國十條"經典語錄:同呼吸,共命運。強調的是全民提高環保意識,共同維護與治理污染。確實,改革開放后經濟的快速發展嚴重地沖擊了人們思想意識的更新。從敬祖尊神的傳統思想到無神論,再到白貓黑貓理論,改革開放大潮中暴發戶的小農意識與自私狹隘思想引領了社會風氣和道德的淪落。最近讓人關注的非洲加納中國淘金者受到當地暴力驅逐事件,究其原因在于獲利的中國多數淘金者在站穩腳根以后,無視當地風俗與環保,隨意排放污水或進行露天加工作業等,引起了當地的極大反感。由此再來反觀國內,對于無言的大自然,一些人或集團已為了利益達到無所畏懼的境地。古人尚以"涸澤而漁,焚林而獵"來警示后人,即使殺人也要尊重春夏的生機而"秋后問斬",時至文明高度發達的21世紀的今天,我們為了發展而發展的結果卻是不惜一切代價促發展。
發展的結果是什么?發展成果只是受益于少數人,而被打破了的傳統思想在發展中還沒有建立起適應當前經濟發展水平的更加文明自由的思想體系。早在100年前的美國初成立時那些懷揣"美國夢"的暴發戶坐在劇院欣賞歌劇,離席后美女的長裙或帥哥的鞋子上都沾滿了濃痰或唾液,但是真正上流的來自于英國紳士的風度逐漸成為暴發戶的上層追求,經過幾十年的仿效及文明法制的強調,美國的文明已基本建立,但是在中國,真正的上流社會文明還沒有形成,所以光鮮衣著背后的污濁行為并不能帶領社會形成良好風氣。所以,中國社會的環保文明需要兩種方式來建立:一是嚴格嚴厲的環保法治。例如最近有地方實行的行人闖紅燈罰款,此例嚴格執行之下,行人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大大提高。二是高度發達的環保自動化設備設施有效覆蓋,在農村的種植方面,比如驅蟲、保濕保溫、灌溉等實現自動化科技助力,可以免去土質污染、食品源頭污染等擔憂;在城市,那些觸手可及的環保自動回收設置等;在工業生產等領域,可以實現環保監控、污水處理、水源空氣監測等,助力生產商以小于其它方式排放的成本來進行節能環保,當然節能增效是更好的選擇。
從環保提出的問題來看,自動化科技遠遠沒有發展的盡頭,其市場隨著科技的發展將越來越大,畢竟,這是一個由人組成的社會,是一個發展為了人,生存為了人的世界。每一款不斷人性化的產品都會大賣,每一個更加人性化的政策都會受到人們的推崇。當然,我們全社會正在倡導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也不是只是將農村片片連成城的打造,而是從人生存發展的需求出發,建設更加舒適宜居、生態和諧與富足安寧的新型城鎮化,這個新型城鎮化是建立在更高工業化率的基礎上,更是建立在高度工業自動化應用覆蓋率之上,這種自動化將人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為人的文明實現提供物質設施上的便利,使人們的勞動從低級提升到體面,那么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環保問題將是迎刃而解的事情。問題是:這種惠及改善百姓生活的新型城鎮化自動化科技,將什么時候誕生?"中國制造"的人性化自動化產業在助力環保建設中,真的可以發光發熱嗎?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