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通報》封面圖中顯示的是淋巴瘤細胞的體外探測三維形貌圖,以及利用納米機器人技術在單個腫瘤細胞表面探測得到的抗原分布密度和抗體作用力的表征圖。隨著探測樣本的增加,研究團隊有望在近期實現藥物療效提前預測的研究目標,并幫助臨床醫生獲得個體化的用藥方案。
沈陽自動化所研究團隊自2009年成立以來,圍繞研究目標開展了大量的創新性研究,并在機器人技術和生物醫藥交叉科學領域取得了一些重要原創性成果,如開發了單細胞活動狀態表征技術、液體環境探測噪聲抑制技術、抗原分子特異性識別技術以及細胞表面改性方法等。這些方法與技術的突破,表明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在納米機器人與生命科學融合研究方面取得了實質性進展,為納米操作機器人在細胞分子生物學的應用開辟了新的道路。
本研究的相關成果已分別發表于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2011, 404: 689-694),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2010,53:1189-1195),《科學通報》(2010, 55: 2188- 2196)以及IEEE納米分子醫學等期刊和國際會議上,并申請了相關發明專利。
相關研究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科學院和機器人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支持。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