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推動工業自動化走向智能化
已有103698次閱讀2011-11-17標簽:物聯網
目前物聯網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推進已經取得了較多的成果。特別是在鋼鐵、石化、汽車制造業等重點行業,發展較為快速。例如,在鋼鐵行業,周家驪告訴記者,應用RFID耐高溫電子標簽能夠對魚雷罐車進行探測跟蹤,將魚雷罐車的幾何尺寸報告給傾注處,通過已知的填充高度能夠知道鋼鐵的數量。據了解,上世紀90年代后,我國運用先進能源管理系統等多種智能控制手段,對裝備級的能源消耗進行實時監測,實現產率、收率、物耗、能耗的能效指標的分析,優化鋼鐵企業的能源配置和平衡調度,實現鋼鐵工業節能降耗。上海寶信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資深技術總監何浩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MES(制造執行管理系統)、ERP(企業資源計劃)、BI(商務智能)等軟件技術,讓鋼鐵生產、排產等環節變得更加智能化,決策分析數據也更加準確。而能源管理系統則提高了能源的使用和管理水平,優化能源管理流程,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另外,在汽車工業領域,周家驪表示,應用傳感器能夠使生產控制更加智能,提升產品及樣式多元化程度,使生產線適應生產量波動變化。
通信網絡增強工業智能程度
雖然我國的工業化進程不斷推進,工業自動化水平不斷提升,但是在智能工業的發展過程中面臨很多困難,網絡核心技術有待突破。TUV南德意志大中華集團功能安全高級經理趙勇告訴記者,通信已經逐步成為近代電子/電氣/可編程安全相關系統的重要和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工業通信網絡至關重要。現代的工業安全網絡的協議是在近現代“現場總線”的基礎上,通過增加安全措施實現的。“現場總線”是保留OSI網絡協議模型的物理層、鏈路層、應用層而建立的適用于工業現場設備互聯和操作的通信網絡,目前根據其協議和開發組織的不同,有17種之多。
據了解,“現場總線”的概念,增進了工業設備和系統間的智能性、開放性,互可操作性與互用性,達到了更好的現場適應性、分散性、低維護成本等要求。為了在“現場總線”的基礎上增進安全,國際上開發了IEC61784-3標準提供相關的網絡安全處理要求和公共規范。隨著設備自動化和互聯的要求和范圍的擴大,工業安全網絡設備將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將來底層的很多工業、消費網絡設備將需要通過網絡來進行遠程操作,因此一個新的趨勢是,在網絡通信安全基礎上,還要求信息安全,以保障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未來工業設備操作會更方便,但相應網絡安全技術要求的范圍和深度也將不斷加大。
2)、霍尼韋爾在華啟動全新“卓越科學與工程計劃”
霍尼韋爾15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啟動“霍尼韋爾卓越科學與工程計劃”,這一全球科學教育計劃旨在激勵未來的科學家和工程師。
啟動儀式后,世界原子和分子物理學最杰出的學者之一——1997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克勞德•科恩-坦諾奇教授發表了題為《原子激光操縱》的演講,闡述了基礎科學研究的重要性。
“霍尼韋爾卓越科學與工程計劃”通過與全球12所頂尖高校合作,舉辦一系列交流論壇、講座和研討會,為學生們提供與諾貝爾物理獎和化學獎得主等直接交流的機會。此外,作為該計劃的一部分,霍尼韋爾還會向優秀學生提供創新獎學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受邀參與該計劃的兩所中國高校之一,其余的高校來自印度、墨西哥、捷克和瑞士。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