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從現實來看,當前我國物聯網建設仍面臨著諸多深層次的問題。物聯網產業部分領域的核心技術仍未突破,制造工藝水平不高,產業鏈銜接不暢,應用需求層次偏低,商業模式不夠清晰,資源共享不足,整體競爭力不強。現階段我國物聯網發展應盡快轉入以產品、產業、示范、商用、市場為核心內容的發展階段。隨著《物聯網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出臺,我國物聯網產業必將迎來新一輪理性、有序的快速發展期。
應用領域趨明朗
葉甜春表示,物聯網的應用,從時間維度看,RFID和傳感器廠商將在物聯網產業運用的過程中率先受益,系統集成商、物聯網運營商也會從中受益。從空間維度看,增長空間最大的是物聯網運營商,其次是系統集成商,第三是RFID和傳感器供應商。隨著平安城市建設、城市智能交通體系建設和“新醫改”醫療信息化建設的加快,安防、交通和醫療三大領域有望在物聯網發展中率先受益,成為物聯網產業市場容量最大、增長最為顯著的領域。
從運營商方面來看,中國移動(微博)表示要全面發展物聯網。據中國移動物聯網基地副總經理謝志遠介紹,中國移動將從3個方面推動物聯網的發展:一是搭建運營體系,主要包括專網專號建設,物聯網運營管理平臺搭建,以及開放平臺的建設。二是發展重點行業。由于物聯網涉及的行業太多、太分散,中國移動將從幾個大行業切入,如家居、交通、醫療等領域。三是拓展行業應用。除了產品以外中國移動會牽頭做一些行業應用解決方案,形成白皮書發給各個省份。據悉,中國移動即將在4個領域推出4個全網產品:物聯通、智能家居、手機二維碼及移動產品。
談到物聯網應用,賽迪信息城市信息化咨詢中心分析師郭慧鵬向記者舉例說,環境保護部門在十幾年的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環境質量在線監測等系統的建設中,已廣泛采用傳感器、RFID等相關技術,因而被業界公認為是物聯網技術應用最早的一個領域。
據悉,20世紀末,我國啟動傳感網研究后,環保領域就作為應用試點領域之一開始了RFID等技術的初步應用。此后,物聯網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產業化進程加快,相關技術在環保領域已經取得了小范圍的應用,如一些市、區建成環保物聯網相關應用,通過環境質量監測和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對空氣質量、企業環保設備等基本情況進行感知和應用。
目前,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應用規模的不斷擴大,一個集監測、監視、監控和監管四位一體的全國環保物聯網應用體系初步形成。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