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
水上安全部隊或達1000人
方友國說,為瀾滄江-湄公河上航運的船只進行武裝護航,就是為了落實之前聯合聲明采取的具體措施。其實在“10·5”慘案發生之后,四國湄公河流域執法安全合作會議之前,中方就考慮到了這個問題。
“中國將建立一支水上安全部隊,可能隸屬于西雙版納邊防支隊而不是公安局水上分局,在復雜航道和復雜水域,與老撾、緬甸、泰國方面一起巡邏、執法,逐步清剿匪患,恢復瀾滄江-湄公河航道的安全。”照他看來,水上安全部隊建立后,規模可能達到1000人以上,不過護航不是全流域全航線的,而是采取在重點地段駐扎、巡護的方式,協同老撾、緬甸、泰國的執法力量,為中老緬泰四個國家航行于瀾滄江-湄公河上的合法客貨運船只提供保護。
已收購5艘商船進行改造
“目前工作重心已轉移到為復航做準備,這些工作自11月1日起25天必須完成。”方友國說,中國方面的護航船只,大型一點的暫時由政府從現有商船里收購,目前已經選定并收購5艘各方面條件都不錯的商船進行護航改造,“其余專業技術含量高的小艇,將從武漢運過來。”
按照四國會議達成的共識,中老緬泰四國均將各自采取有效措施,盡快開展聯合巡邏執法,并爭取在12月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領導人會議召開之前,恢復湄公河通航。
編后
搶劫、綁架、毒品交易,使瀾滄江-湄公河這條“黃金航道”,同時也成為災難頻發之地。正如云南省社科院東南亞研究所副研究員和勁松在接受采訪時所說的那樣,相關問題在發生之前已經早有苗頭,但四國的合作并沒有有效的預防措施。隨著民間批評和呼吁的聲音響起,官方的公開表態也越來越積極。
現在,在聯合聲明這個大框架下,具體措施已經開始顯現。中國將成立水上安全部隊,武裝護航。下一步如何實現區域合作,仍然考驗著各國的智慧。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