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在下達《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后,帶動裝備制造業全面振興。為此國家發改委會同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和中國通協等國家有關部門早就提出爭取在“十五”、“十一五”期間逐步實現重大裝備閥門國產化的計劃,其中提出實現百萬千瓦級核電站關鍵閥門、百萬噸級大型乙烯成套設備閥門國產化等,通過引進關鍵技術和自主開發,并在法規和政策上給予了許多優惠,于是相關閥門企業抓住機遇,積極主動國家做好閥門國產化工作。上下形成共識,閥門國產化取得了可喜進展。
核電閥門國產化取得重大進展核電站關鍵閥門是核電站的重要設備,長期以來,主要依賴進口,國外一直對我國實行技術封鎖,以賺取高額的利潤,因而也成為制約中國核電國產化的瓶頸之一。國內核閥研制起步于60年代初。到目前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國內已形成了規模的核級閥門設計、實驗、制造、檢測能力,并為秦山核電站一期、二期建設等提供了大量的核級閥門,為核閥國產化做出了重要貢獻。
國內骨干企業積極行動,主動克服困難,為國分憂,挑起研發與制造的核閥國產化重擔。以中核蘇閥、沈陽盛世、大連大高等一批老企業,取得了設計生產核閥的資格,在我國核閥國產化過程中取得成果。目前,國內已有19個企業獲得了國家核安全局頒發的民用核承壓設備設計和生產資格許可證,可設計和生產核閥。其設計、生產閥門的種類有閘閥、截止閥、調節閥等。這19個企業中具備設計生產核ⅰ級閥門的企業有5家(中核蘇閥、沈高、大高、上閥、上海良工)。目前,國內已成功研發了壓水堆核島核ⅰ級電動閘閥、止回閥、電動波紋管截止閥、快中子增殖反應堆用核ⅱ級電動波紋管鈉截止閥等具有較高水平的核閥。在2003年,中核蘇閥向國防科工委申報了“核電站關鍵閥門設計及制造技術研究開發”項目,決定全力研發五類核電站關鍵閥門,沖破國際上壟斷。2006年,國家發改委委托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審查論證了中核蘇閥、沈陽盛世和大連大高《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閥門國產化產業化項目》三個核電閥門國產化項目,實施后會形成國家核閥國產化的核心力量,使中國在建核電項目不再受制于人。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