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很多小型人機界面企業的來勢洶洶,國際品牌的人機界面供應商們顯然并不愿被簡單地卷入這場價格戰。他們一方面適當地降低了市場價格,以應對競爭,保留住現有客戶;另一方面,則利用資金、技術、品牌等多方面優勢,采取了一系列新措施來應對市場競爭。下面是三大方面的分析。
完善經濟型產品線搶占低端市場
許多國際大品牌都推出新的經濟型人機界面產品的消息。它們完善經濟型產品線,以品牌優勢和獨特的設計理念贏得低端用戶的認可,已成為國際人機界面品牌不約而同的市場策略。
富士電機自2008年6月開始將旗下的人機界面品牌從V8系列開始統一為“MONITOUCH”,這其中,UG系列的經濟型人機界面UG221系列,也是為其贏得市場份額的重要產品系列。它在屏幕的色彩顯示、通訊能力方面與富士電機的高端產品相比略顯遜色,但價格很富有競爭力,自推出以來一直有著不錯的市場表現。”
有業內專家指出,中國是全球人機界面產品需求量最大的市場,卻并不是全球人機界面銷售額最高的市場,這表明,低端人機界面用戶在中國占據著很大的份額。相關統計顯示,中國市場低端與中高端人機界面產品的銷售數量比例為6:4,這就更加顯示出了低端市場對于人機界面供應商的重要性。各大人機界面國際品牌也在逐漸加碼其在經濟型產品上的投入,以搶占低端市場的優勢地位。
贏得低端市場廣大用戶的認可,對于人機界面供應商來講還有另外一層深刻含義。目前中國低端人機界面面向的客戶群體主要是由成長型企業構成,它們完全具備在未來發展成為高端人機界面產品客戶的潛力。因此,如今在低端市場的穩扎穩打,將為人機界面供應商贏得未來更加廣闊的高端市場。
多產品橫向配合彰顯大品牌實力
除卻完善經濟型產品線,各人機界面國際品牌供應商也在不斷運用各種市場策略,爭取更多的市場份額。對于眾多自動化產品系列豐富的國際大品牌來講,“多產品橫向配合”便是一記妙棋。如西門子,其一直都采取經濟型PLC與KTP178系列人機界面捆綁銷售的方式。客戶選擇西門子全系列的產品,不僅可以在價格上得到實惠,同時能得到來自西門子的全套專業服務,不但節省成本,而且能提高效率。
這種被稱之為“大產品線策略”的營銷模式,已成為擁有多種產品的自動化供應商們的一道“殺手锏”,可以最大限度地封閉競爭對手進入客戶系統的途徑。對于西門子、富士電機、三菱電機、歐姆龍這些企業來說,多產品橫向配合銷售的方式將使其收益頗豐。
優化產品功能拓展應用范圍
取勝低端市場是人機界面供應商占據市場份額的保證,而高端市場則是其主要的利潤來源。因此,在關注低端市場競爭的同時,眾多人機界面的國際品牌也將目光投向了國產品牌尚且無法涉足的“藍海”,通過優化產品功能、推出更高端產品等途徑,拓展應用范圍,尋找更多的利潤增長點。
一些人機界面的國際大品牌在其新推出的產品中加入了網絡、多媒體和數據管理等功能。這些功能過去大多只出現在IPC(工業計算機)上,通過組態軟件來實現,而當人機界面實現了這些功能之后,其應用的領域也隨即拓寬了。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