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認為,在第一階段,純電動汽車還沒有真正啟動。”科技部電動汽車重大項目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甄子健在4月21日召開的2013中國汽車論壇上如是表示。
那么,電動汽車何時啟動,如何啟動?回望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的成效,聽取車企、專家的呼聲,不難得出結論:電動汽車的真正啟動還要靠政府。
本屆汽車論壇與2013年上海車展同期舉辦,與電動汽車在車展上的低調表現相比,論壇發言嘉賓對電動汽車的未來相對樂觀。但對于過去4年電動汽車的推廣情況,業內專家更多的是擔心和反思。在十城千輛示范項目已經收尾、政府正式補貼尚未出臺的今天,這樣的擔心和反思發人深省。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介紹,2012年全國新能源汽車生產12552輛,其中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分別為11241輛和1311輛;同期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2791輛,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分別售出11375輛和1416輛。純電動汽車產銷量分別比上年增長98.8%和103.9%。
如此高的增長率對于亟待發展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無疑是大喜訊,但形勢一片大好的背后,是推廣力度薄弱、地區推廣不平衡的現實。正如葉盛基所說,“各個城市推廣參差不齊,有的城市雖然有示范推廣資質,但示范車輛寥寥無幾,幾乎為零,需要進一步總結示范推廣相關的情況,進行分析,便于下一階段的推廣。”
甄子健所說的“第一階段”和葉盛基提到的“下一階段”的分界點就是今年。雖然主管部門稱爭取今年上半年出臺優惠政策,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補貼將按節油率分16檔。但在具體政策出臺前的空檔期,車企能做的恐怕仍是觀望,甚至遲疑。
本屆上海車展期間,記者曾對東風汽車公司副總裁任勇進行了專訪,在被問及啟辰e30純電動將在哪些城市銷售時,他表示,“現在還有一些政策環境不太明朗,比如北京,拿不到補貼,電動車就無法進入。在有免牌照政策的上海同樣也面臨補貼問題。”
從目前來看,政府政策是電動汽車發展的關鍵影響要素,已經成為業內人士的共識。在甄子健看來,“各級政府政策既是新能源汽車應用環境營造、用戶需求調動、初期市場建設的決定因素,又是技術產品發展和產業培育的主要推動力”。
政府如何發揮作用?美國汽車工業聯盟主席Mitchell Burt Bainwol告訴記者,“政府在電動汽車的推廣上要做兩件事,一是通過補貼等方式幫助企業拉低電動車價格、促進電動車購買;二是積極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分析人士認為,新的16檔補貼會讓純電動對混合動力的價格劣勢更為明顯,而豐田、本田等巨頭車企對混合動力的推崇也讓純電動的未來充滿變數。但世界汽車組織(OICA)主席Patrick Blain認為,盡管電動汽車目前還存在一些障礙,但要實現節能和環保交通,電動汽車是終極解決方案。
那么如何既能在現階段利用混合動力技術,又能做好推廣電動汽車的長期準備呢?甄子健表示,新能源汽車推廣的下一階段,無論是車輛補貼、基礎設施建設,還是使用過程,都要加大力度系統解決純電動車的障礙。“這樣才能在發展混合動力汽車的同時,使我們更加迫切的、戰略性更加長遠的車型得到應有的發展。”
而能系統解決純電動汽車障礙的,只有政府。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