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北到福州特高壓交流線路核準,初步兌現我們全年“三條交流”的預期,明確我國發展特高壓交流的方向。
據媒體報道,浙北到福州特高壓交流項目已經獲得發改委核準,預計投資在200億元并于2014年建成。
我們認為雅安到武漢特高壓交流線路有望于半年獲批,兩條線路測算GIS間隔近70個,上市公司中平高電氣最為受益。
電力體制改革方向未變,市場對此已有預期。但我們認為電改核心是實現電價定價機制的(相對)市場化,改革一定是循序漸進的,也切勿輕言“分拆”電網。
據媒體報道,對于國網可能分拆為五的說法,“嫩管主管部門和國家電網沒有做出任何回應”。
我們簡單比較了國內外電網輸配協調的模式,認為首先進行輸電和配電分離才是改革的第一步。考慮目前國家電網仍承擔了配電網建設主要出資人和執行方的職能,改革的過程必將是循序漸進的。
1. 浙北到福州特高壓線路或已獲得核準
浙北到福州線路核準初步兌現我們的預期,發展特高壓交流方向未變。
據媒體報道,“浙北-福州特高壓交流項目已經過會,相關文件正在主管部門內部流轉,不日將正式下發核準批文。官方預計,這條工程投資在200億元的線路將于2014年建成。”
線路設計方面,“浙北-福州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起于浙江1000千伏浙北變電站,止于福建1000千伏福州變電站,工程投資約200億元,本期新建浙中、溫州西、福州3座1000千伏變電站,擴建浙北變電站,新建浙北-浙中-溫州西-福建兩回1000千伏線路,線路長度約2×603千米。”
目前浙北到福州通過發改委審核初步兌現預期,預計半年雅安到武漢繼續核準,發展特高壓交流的方向未變。我們在2月25日的報告《關注行業結構性機會,關注四大主題》中提出,預計全年核準包括浙北到福州、雅安到武漢和淮南到上海的北環線。
我們測算浙北到福州、雅安到武漢兩條線路將招標GIS間隔近70個,上市公司中平高電氣受益最為明顯,同時中國西電 、特變電工受益。
2. 預計電改先以輸配分離為主,電網分拆不太可行
電力體制改革將以輸配分離為主,循序漸進地開展,短期市場或過于悲觀。
我們認為市場對電力體制改革大方向已有預期,未來改革將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在確保實現電價定價機制的(相對)市場化基礎上,電改首先要做的不是電網分拆,而是業務層面上的輸配分離。
首先改革的核心目標是理順電價定價機制,即實現從上游煤炭價格到下游用電價格聯動的市場化調節。我們認為這應重點核算輸電成本,同時以地區配電公司代表終端用戶與電廠進行撮合交易。
需要指出的是,電網最為二次能源供給的最核心基礎設施,國際上普遍采取“保護”和“壟斷”的方式。在發電、輸電、調度、配電四個環節中,輸電和調度環節應當定義為“公益性”并維護相對的“壟斷”。
基于此分析,我們認為所謂分拆電網并不是短期核心矛盾,其實也與改革的核心利益無關,改革首先應當做的是輸配分離。
通過對比了國外的模式,我們認為基于國內目前發展水平和建設需求,配電公司應當在完成基本建設后逐步分離,并代表當地用戶與電廠競爭性談判——這決定了改革是循序漸進地推進“輸配分離”。
綜上,我們認為短期市場對電力體制改革的方案和進度都過于悲觀,改革將是以“輸配分離”為主,循序漸進地推動。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