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我國用五年時間發展多晶硅產業,從原料依賴進口,到解決了光伏產業一半以上的自主供應。但目前90%的企業已經停產,這個高科技新興材料產業遭遇生存危機。”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光伏產業聯盟主席朱共山說,我國目前的產業政策應該是扶優扶強,同時規范國際國內產業競爭市場環境。
“當前我國的光伏用多晶硅原料有一半來自進口,而國內多晶硅存在大量低端產能。”朱共山介紹說,面對外國企業的低價惡性競爭,處于成長初期的我國多晶硅行業發展陷入嚴重困境,90%的企業已經停產,如果再持續下去,這個行業將面臨全軍覆沒的危險。
同時,我國商務部此前擬出臺對國外多晶硅進口的制裁措施也沒有按時出臺,雖然給出了受春節長假的影響,但是,據國外媒體指出,我國商務部雙反力度極可能會視歐盟地區對國內光伏產品出口的針對情況而定。
而多晶硅產業超九成的停產,會進一步導致國內光伏產業復蘇的進程受到不可避免的影響,從而引發一連串連鎖反應。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