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國內人口紅利,招工難以及美國經濟“再工業化”等因素影響下,工業機器人市場或將迎來一個銷售旺季,帶來一個再快速發展階段。
隨著用工成本上升,一些大企業掀起使用工業機器人的風潮。公開資料顯示,2009年,比亞迪公司耗資數億元引進了13臺ABB噴涂機器人,可全自動完成整個車身的油漆噴涂工作,油漆膜厚誤差控制在2微米以內,涂料的用量可減少30%左右。富士康今年開始減少招工,據說是因為大量使用機器人替代人工。富士康董事長郭臺銘曾表示,公司將增加生產線上的機器人數量以完成簡單重復的工作,2012年達30萬臺,2014年達100萬臺。
衡量一個國家自動化水平的基準之一是制造業的機器人密度,每一萬名產業工人中擁有的多功能機器人數量。國際機器人聯合會數據顯示,中國2011年的這一數字是21臺,國際平均水平是55臺,其中美國是135,德國是251,日本是339,韓國是347。不過中國近兩年增速非常快,從總量上看,2010年中國的裝機量僅有52290臺,2011年上升到74317臺。國際機器人聯合會預計,2014年中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
同時,美國由于其國內經濟增長極為緩慢,之前也提出了“再工業化”政策,鼓勵美國企業回國建廠,不過,美國的再工業化將是高端的制造技術為主體來實現的,因此,其國內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也將快速上升。有關數據顯示,
2012年北美機器人市場銷量為22,598臺,價值14.8億美元,與2011年的19,337臺相比增幅明顯。如果將北美機器人供應商銷往北美地區以外的產品也計算在內,當年售給企業的機器人達25,557臺,價值16.6億美元。
RIA市場分析總監AlexShikany表示,與2011年相比,訂單的增加使得北美市場銷量及銷售額分別增加了17%和27%。汽車行業仍然是北美機器人市場最重要的推力,銷往北美汽車OEM廠商和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機器人大幅增加了47%和21%。
機器人的銷量在以下行業也有不同程度增長:金屬加工( 12%),生命科學/制藥( 3%)。應用方面,裝配( 40%),點焊( 37%),弧焊( 24%),噴涂與點膠( 13%),物料操控( 3%)。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