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二十年里,自動化技術保持在一個穩定的增長水平。隨著2013年到來,新技術的發展也正在醞釀之中,這將是新增長拐點的良好預兆。
物聯網可以準確的監視一切,但它生成的大量數據沒有得到當今控制系統合理利用。隨著生產力帶來巨大效益的提升,將帶動物聯網數據有效使用。
云計算正在被數據存儲和處理快速接受。對于工業自動化而言, 云計算是一種變革性的方法,可以從根本上改變促使大量的物聯網生成數據用于實時交互。大規模的數據、云計算和分析學三者結合將帶來突破性的生產效率。
無處不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帶來了各種改變,這種變化在工業自動化環境中也有明顯的體現。大多數自動化公司現在都提供可以支持iPad、iPhone和安卓應用程序的設備。通過使用具有雙向音頻和視頻的移動設備,越來越多工廠和工廠設備的診斷以及服務功能可以實現隨時隨地的解決和處理。
專業操作者在控制室操作設備的日子正在迅速消失。通過簡單的培訓,每一位技術人員都可以成為專家,他們可以在任何有無線網絡的地方查看操作信息、顯示、報警和診斷。這改變了傳統的工作安排方式,特別是工廠夜間需要安排資深工程師來應對未知事故的現象。
受移動通信發展的影響,一些相對保守的工業廠房和工廠已經開始認識并接受工業無線傳感器和執行器帶來的明顯優勢。在新興標準混亂停滯過后,工業無線終于開始讓一些市場參與者嘗試到了豐厚的效益。
商業環境
在美國,將工作外包給中國和其它低成本國家的趨勢正在放緩。甚至蘋果公司也宣布:一些硬件產品不久將轉移回在美國生產。許多公司正在扭轉早期離岸外包的制造業工作崗位。這種趨勢的改變是因為是許多工作可能會比離岸外包需要更高的技能和更多的訓練。
一些軟件和工程工作將繼續被外包到印度和其它國家,但鐘擺最終還是會搖擺到在另一個方向。離岸開發人員無法快速找到熟練工程師,有些人實際上是雇傭美國和歐洲的人來協助他們。
我依舊相信,位居前十位的自動化供應商名單將會出現改變:通過合并、收購和資產剝離。問題是--誰收購誰? 在快速變化的全球環境中,通過收購增長似乎是風險。一些知名的企業,例如西門子、ABB、霍尼韋爾、愛默生、施耐德等都是收購一些關系不大的企業,真正值得收購的自動化核心企業很少。隨著中國和印度的持續發展,預計主要收購的企業將來自這兩個國家。
一些增加的計劃將會在今年顯現出來。新的自動化領導者,將是那些不僅有本事證明他們的產品和服務可以幫助用戶提高顯著的生產力水平,還能夠在復雜的自動化市場里面運籌帷幄的人。當拐點到來,領導陣容肯定會有所改變。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