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主體展開攻勢
當前,全球通信業正在經歷增長的瓶頸期。傳統移動電話用戶增長的天花板效應已日漸明顯,全球很多市場移動業務增長也呈放緩的趨勢。那么,通信產業的發展將走向何方?愛立信中國總裁馬志鴻與中國移動前董事長王建宙都曾撰文對物聯網進行了闡述,并指出了物聯網的發展方向。
著眼于物聯網巨大的市場潛力,近年來,產業鏈上的相關主體在物聯網的布局上都開始加速。最近一兩年,在全球范圍內的不少運營商、設備商等信息通信技術行業的參與者都紛紛宣布發力M2M業務。
2012年2月,Sprint和Orange Business Services宣布合作,Orange Business Services幫助Sprint在美國之外的市場提供M2M服務。屆時,Sprint M2M的服務范圍將擴展至全球180個國家。德國電信于去年中期推出了面向全球的M2M市場平臺,供廠商和開發商提供與M2M通信相關的硬件、軟件、應用和整體解決方案等。據了解,早在2010年,德國電信就成立了M2M競爭中心,以同歐美客戶和合作伙伴共同加快M2M解決方案方面的創新。2011年6月,德國電信又發布了M2M開發工具包,加速了向M2M領域擴張的步伐。去年12月,日本NTT DoCoMo公司也推出了面向全球用戶的M2M平臺。DoCoMo強調,該平臺可幫助用戶有效解決多M2M平臺操作難題,并顯著降低成本。
不僅電信運營商,電信設備商也趁著物聯網發展的東風投入其中。據悉,2011年年中,愛立信收購了著名M2M設備提供商Telenor Connexion公司的M2M平臺,并于2012年2月宣布構建愛立信設備連接平臺,向運營商提供機對機服務。思科能獲得“2012年度物聯網行業突出貢獻獎”的提名,是其物聯網解決方案的領先提供者身份被肯定的標志。2012年,思科發布了一款物聯網路由器ISR 819,同時借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思科大力地推廣了其物聯網技術。
美好前景遭遇發展模式尷尬
可以預見,物聯網有可能在最近幾年將迎來一個大的跳躍性發展。但作為一個新興產業,目前來看,全球范圍內物聯網要實現規模化應用,還面臨不少問題。
物聯網市場目前還比較分散,規模化和標準化還未形成,物聯網技術應用成本還較高等,都是物聯網發展過程中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目前,在物聯網建設的各個環節上,從制造業到軟件業再到運營業,從傳感器到平臺接口再到數據傳輸的格式等,物聯網所涉及到的各方各面標準都不統一,標準的缺失和行業壁壘的存在,阻礙著深層次應用的形成,從而導致整個產業很難做大。
另外,物聯網的產業化需要有效、創新的商業模式作為支撐。現在物聯網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還是靠政府驅動,尤其在中國,市場驅動因素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因此,如何把物聯網發展引導到市場驅動這條軌道上來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業內分析認為,要通過M2M業務真正有效地實現對客戶的價值,需要對特定行業的業務流程進行深入的研究、創新和試驗。而不同行業的應用方案可能差異很大、前期成本較高、資費單價較低,因此,如何實現M2M產業鏈的共贏模式,找到一個什么樣的盈利模式,以推動物聯網應用的規模發展,還有待于探索。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