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模具機床制造領域正進行著一場產業升級大戰。”亞洲制造業冠軍聯盟負責人、國際模協秘書長羅百輝表示,模具機床制造企業位于產業鏈中游,是出口、制造的敏感指標,日本今年以來中端模具機床制造業份額同比持續下降。中國市場出口量的下降以及國內經濟的低迷,使得日本模具機床產業等機械訂單量接連下降。
全球制造業不景氣在機械工程行業數據一覽無余。作為傳統制造大國,10月11日,日本政府內務省公布8月份核心機械訂單環比下降3.3%,跌幅超過路透社調查分析師預期的中位值(跌2.5%),7月跌幅為4.6%,同比下跌6.1%。
此訂單數據是體現未來六至九個月資本投資的超前指標。另據日本機床設備工業會10日發表的統計數據表明,9月份機床設備訂單總額為1072.04億日元、同比下降3%,連續5個月同比下降。日本國內機床設備訂單同比下降13.2%,連續4個月同比下降。
日本大型制造業景氣判斷指數四季度急跌
日本一份官方調查顯示,當地大型制造業者對前景的看法趨向悲觀。
日本財務省和經濟社會總合研究所的聯合調查顯示,日本2012年四季度大型制造業景氣判斷指數(BSI)為-10.3,而三季度為2.5。不過大型制造業者預期該指數明年一季度將升至1.4。
BSI的算法是,將預期經營環境將好轉的受訪企業百分比,減去預期經營環境將惡化的受訪企業百分比。
日本模具機床制造業衰退
自從上世紀90年代日本受到房地產和股市泡沫的雙重打擊以來,日本模具機床制造業就不斷地萎縮,而且縮量巨大。“平板之灣”的蕭條使許多日本人擔心日本的工業經濟可能會完蛋。
亞洲制造業冠軍聯盟負責人、國際模協秘書長羅百輝認為日本模具機床制造業萎縮的原因有很多,譬如臨近亞洲國家的競爭、日本工人的老齡化以及日元升值等等。而去年福島核電站的核泄漏事故,使能源價格攀升,斷電事故經常發生,這使日本的官員和商人擔心模具機床制造業的萎縮會變本加厲。
2011年,日本模具機床制造業面臨多重因素的負面影響,主要包括:日元的持續升值、原材料價格的高漲、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導致的需求下滑,以及泰國洪災等。
“實際上,從2000年開始,在全球制造業結構調整變化的大潮中,日本模具機床制造業就已經開始面臨種種挑戰。”羅百輝秘書長表示,隨著半導體性能的提升以及軟件業的進步、工業制成品電子化以及模塊化的迅速發展,亞洲等新興經濟體的制造業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并逐漸在全球立足,縮小了與日本制造業的差距,從而加劇了發達經濟體與新興經濟體在制造業方面的競爭。另一方面,在需求層面,新興經濟體的中產階層呈爆發式增長,其在全球市場中的需求份額不斷提升。與發達經濟體相比,新興國家市場在產品設計、價格制定等方面均存在差異。因此,如何把握各需求市場的特征、削減生產與開發成本,以及加快研發速度等均成為日本模具機床制造業今后發展所面臨的重要挑戰。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