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一條巴菲特大手筆注資美國太陽能項目的消息掀起海內外市場光伏板塊的一波升浪。在“股神”眷顧的提振下,包括卡姆丹克太陽能、江西賽維LDK太陽能等在內的中國相關概念公司股價數日漲幅均超過40%,美國、德國、瑞士、韓國的太陽能相關企業股價也一路狂飆。
不過有業內人士提醒稱,全球范圍內光伏產業仍面臨產能過剩、庫存過高以及需求不足的問題,對行業前景還需謹慎看待。
“股神”三投光伏
巴菲特旗下中美能源控股公司1月2日宣布,將斥資25億美元從美國光伏企業加州陽光電力手中購買裝機容量為579兆瓦的安蒂洛普谷項目。據介紹,上述項目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發電設施,計劃于今年第三季度開始組建,2015年底前完成。該項目已經與美國南加州愛迪生電力公司簽署了兩項長期供電合約。
這并非巴菲特首次投資光伏產業。一年前,中美能源控股公司就曾收購NRG能源公司旗下阿瓜卡連特太陽能發電廠49%的股份,阿瓜卡連特太陽能發電廠投產后裝機容量達290兆瓦。隨后,中美能源控股公司還收購了美國第一太陽能設備公司位于加州的裝機容量高達550兆瓦的托帕茲太陽能發電廠,該筆交易價值可能達20億美元。
據中美能源控股公司發言人梅德因的最新表態,如果項目本身具備吸引力且符合環保目標,該公司可能會繼續收購可再生能源項目。
對于最新的收購,陽光電力首席執行官湯姆•維爾納表示,獲得巴菲特的認同及資金將讓公司具備更好的盈利能力和信譽度。上述收購項目的規模和成本將顯示太陽能存在與傳統燃料能源的競爭力,對整個行業來說非常重要。
不過雷蒙德詹姆斯金融服務公司分析師阿德金斯認為,光伏行業仍存在供應大量過剩的情況,陽光電力的項目成本高,利潤率較低,巴菲特給予上述太陽能項目的報價并沒有改變這一基本事實。
海內外光伏股受追捧
在獲得“股神”垂青的消息提振下,海內外市場光伏板塊集體上演井噴行情。今年前三個交易日,美國上市的中概股中,江西賽維LDK太陽能股價累計上漲48.61%,尚德電力上漲22.22%,昱輝陽光上漲20.13%,英利綠色能源上漲19.15%,晶澳太陽能上漲18.5%。
港股市場上,卡姆丹克太陽能今年四個交易日以來的漲幅達到45.9%,陽光能源漲幅達到27.45%,保利協鑫能源漲幅達到26.9%。元旦節后,A股光伏類上市公司同樣表現強勁,在僅有的兩個交易日中隆基股份上漲21.03%,億晶光電上漲21%,銀星能源上漲21%。
海外相關公司的股價也表現不俗。今年以來陽光電力股價累計上漲55.34%,美國第一太陽能上漲8.85%,德國太陽能世界公司上漲30.22%,德國Centrotherm光伏公司上漲30.3%,瑞士Meyer Burger科技公司上漲34.32%,韓國熊津能源上漲18.94%,韓國Nexolon股價上漲18.22%。
事實上自去年年底開始,光伏企業自2011年開始的熊市已開始逐步扭轉。衡量全球光伏企業股價表現的NYSE-BNEF全球太陽能能源指數自2011年4月開始大幅下跌,從1590點上方一路跌至2012年12月初的最低點375點。但隨后開始反彈,當前點位為489.37點,反彈幅度達到30%。今年以來,該指數已累計上漲11.77%,納入指數的100家成分股公司中,57家股價上漲,15家股價下跌,28家股價持平。
不過行業分析師仍指出,光伏產業仍然受到產能過剩、庫存高企和需求不足的負面影響,如果沒有進一步的行業整合舉措出現,供給過剩的狀況將持續到2014年。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