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U,作為一種繼PLC后起的遠程邏輯控制單元,隨著其在廣域范圍內應用的杰出表現,已逐步為業界認可,同時也已經吸引了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眼光的自動化制造商進行了專業的研發與制造。這絕對是一個異于PLC的新產品,然而目前市場上一些叫做RTU的產品似乎與PLC更相像,雖然也具有RTU寬溫耐蝕的特性,但是卻無法準確定位它的應用。人們在熱烈討論這個控制器新成員的同時,也對它充滿疑惑。從使用RTU,認識RTU,進而研發制造RTU,北京安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董愛民從1998年開始致力于國產RTU的自主研發制造,十多年以后RTU市場應用基本打開局面的今天,董工依然說:“我認為‘十二五’規劃中高端制造業也是指將一個工業產品進行可持續發展的深研產業化,RTU是我多年前看中的一個細分行業,而且到現在及以后也只做RTU,爭取比肩于世界NO.1品牌。”
如此被一個專業技術出身的總工認可,RTU,究竟是什么?我們為此特別采訪了董愛民副總工程師。
《PLC&FA》:RTU技術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比較陌生,請您介紹一下RTU技術在國內外的技術進步與應用發展情況?
董愛民:談到RTU,我想大部分業內人對這個概念也比較陌生,下面我來做一下詳細介紹:
RTU是Remote Terminal Unit(遠程測控終端)的縮寫,是SCADA系統的基本組成單元。SCADA是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的縮寫,是對分布距離遠、生產單位分散的生產系統的一種數據采集與監視控制系統。
一個RTU可以由幾個、幾十個或幾百個I/O點組成,可以放置在測量點附近的現場。RTU至少具備以下兩種功能:數據采集及處理、數據傳輸(網絡通信),當然,許多RTU還具備PID控制功能或邏輯控制功能、流量累計功能等等。
遠程控制單元——RTU,大概于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初在美國石油天然氣行業提出該產品概念,RTU產品最早產生于美國,應用于北美,并隨著石油天然氣、電力行業的自動化發展而被普遍應用。
邏輯控制器的發展不是一種產品獨步天下,也不是多種產品繁花同開,而是隨著其它電子通訊技術的發展不斷推陳出新的過程。最早的PLC只是一個邏輯控制器,誕生于歐洲,在工業自動化發達的車床領域被廣泛應用,當時邏輯控制以繼電器為主,而在三十年前隨著計算機電子技術的發展,PLC已向具有CPU的自動化方向發展了。可以說PLC是邏輯控制最早的歷史。DCS系統誕生于美國,它相當于分散式控制系統,以前是只有一臺機器設備的所有儀表進入PLC實行控制,后來工廠發展至有更多的設備需要統一控制,然后就出現了分散式控制,最后實行統一集中控制,就產生了DCS系統,F在PLC和DCS越來越接近,最后恨不得分不清彼此,如西門子PLC S300,到S400的時候就基本上與艾默生、霍尼韋爾、?怂共_的DCS沒有太大的區別了。也就是說有些行業應用既可以用DCS,也可以用S400,所以S400也已不稱PLC,而只稱控制器,與之相同的ABB同類產品也不說它叫PLC,也不說它叫DCS,也只稱控制器。當前一定要嚴格區分PLC與DCS是比較難的一件事,其實他們之間已沒有太嚴格的界限。在這二者發展的過程中產生了另一類控制器RTU,它更多的依賴于通信技術的發展,RTU更多的是在廣域范圍內,如石油天然氣長輸管線和油氣田領域等。國內應用得最好是西氣東輸項目中從新疆到上海的輸氣管線,包括閥池站、中間站等一整套控制都是基于通訊系統的完善,在站內可以用PLC,在控制閥池這塊更多的應用遠程控制單元RTU。整套控制體系化就是一個完整的SCADA系統。
隨著SCADA系統、通訊系統的發展,RTU逐步走向更廣泛的應用,其市場需求在短時間內擴大。相對來說,國內RTU的發展與應用都比較滯后,北京安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最早作為一個工程公司在承接石油控制系統集成項目中第一次認識了引進的RTU產品技術的先進性,并于2000年正式研發并推出了屬于自己的RTU產品。
《PLC&FA》:RTU概念是在PLC的應用基礎上發展起來,隨著通訊網絡技術的發展,二者在應用上有著怎樣的嚴格區分?
董愛民:RTU是隨著PLC的應用才有這樣的一個概念,它具有開放式的發展,也有著更加開放式的應用,特別是在網絡通訊技術發達的今天,RTU能夠適用于很多PLC達不到的領域。
PLC與RTU之間是有一些區別與聯系的,我曾在“RTU技術發展與應用”這篇文章中系統的以九項特點進行了明確的區分,總體來講,RTU在工業通訊與環境適應能力方面更加強大,而業界有時分不清二者的地方往往在于有些行業領域既可以使用PLC,也可以使用RTU。在這里我想明確的是:可以用PLC的地方,也可以用RTU;PLC不能達到的地方,RTU也可以用。但是鑒于二者各自的特別優勢,在數控機床、工業制造等設備的裝置上,更多的在有限局部距離實現整個系統邏輯控制與邏輯順序持續控制這方面更偏向于PLC邏輯控制的優勢;在過程控制、數據采集、信息收集和PID控制、模擬量這一領域,RTU有更強的優勢。因為它的存儲量、寬溫環境適應能力等更強,PLC所有的溫度指標都是0~50℃,RTU溫度指標是-40~70℃,這個寬溫表明RTU不需要任何的裝置保護,沒有任何的溫度限制,在戈壁灘或是極寒地帶的各種特高溫和特低溫下都可以正常工作。例如在油氣田自動化控制應用中,安控的RTU基本覆蓋從井口、計量站、聯合站、中心控制室至輸送到外面的全線自動化控制應用,只有在天然氣站使用的是DCS,相對來說,RTU的IO點只有幾點到幾百點,而DCS的IO則有上千點,這是它所具備的優勢。
RTU與PLC,它們就像兩個圓相交具有公共部分與非公共部分,不是兩個可以完全重合的圓,人們之所以會分不清,是因為他們更多地只看到二者交集的部分,其實這二者在應用范圍與產品本質技術方面有明確區別。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