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抓良機 服務中國“芯”熱點
2011年,中國進入了第十二個五年規劃時期,根據備受社會各界矚目的“十二五”規劃,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生物、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七個行業被確立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四個產業都是與集成電路高度相關的領域,這將極大地刺激和支持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莊總認為,半導體節能、LED光電顯示、汽車電子、物聯網、三網融合等正成為中國未來五到十年的集成電路重點應用領域。
為了更好地服務“中國芯”的新興應用市場,在已有工藝的基礎上,華潤上華與其負責管理的8寸廠(系華潤集團與華潤微電子共同投資設立)還分別推出了1.0微米700V BCD工藝平臺和0.25微米BCD工藝平臺、0.18微米BCD工藝平臺以及0.13微米邏輯、模擬和射頻工藝平臺,目前正在進行0.11微米工藝、0.18/0.13微米及以下嵌入式非揮發性記憶體的開發,未來還將推出高性能的BiCMOS工藝,并持續加強在功率器件DMOS/IGBT上的優勢。經過近兩年的主力開發,以上工藝的應用市場將涵蓋電源管理、智能消費電子、汽車電子、智能電網、智能卡、物聯網等領域。華潤上華還將開發系列的、可靈活選用的、高性價比的工藝平臺以增加客戶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并通過工藝線6寸+8寸的組合,以及優良的工藝技術和豐富的工藝平臺,為客戶提供多樣化的工藝解決方案。
在“中國芯”走向產業化的道路上,本土設計公司目前主要面臨的挑戰就是如何迅速提高自身的成熟度,從而在市場競爭中取勝。一方面需要加強對新興領域應用的了解和提高相應的IC設計水平:新興應用領域豐富多彩,要推出有競爭力的產品,設計環節必須將應用上的需求和系統整合設計能力結合起來,才能有產品成本和功能方面的競爭力;另一方面需要提高對制造工藝的熟悉程度,尤其是模擬工藝產品,這是中國fabless提升競爭力的重點,而華潤上華的定位和經營模式正可為IC設計公司達到這些目標提供助力。
作為國內首家晶圓代工企業,華潤上華及華潤微電子旗下的其他成員企業是中國模擬IC成長的推手,在華潤上華的努力下也培育出一群本土模擬IC的設計公司,華潤上華希望在更高階的工藝平臺上幫助更多有競爭力的中國IC設計公司參與到與世界一流公司的競爭,搶占中國持續增長的市場。莊總認為,盡管中國在全球半導體產品生產中的份額在日益增加,但中國半導體產品生產的速度并沒有趕上其消費速度,2010年“中國芯”僅占整個市場銷售額的10%-20%。為此,華潤上華將不斷創新,開發更具競爭力的高階模擬工藝平臺,建立相關IP,提升高附加值的設計服務水平,來滿足中國IC設計企業的需求,通過開展密切的合作,從而成就完美的模擬IC產品,實現共同成長。
華潤上華在導入所有的客戶時,都會根據客戶的器件規范來選擇適當的工藝,同時在同一工藝上提供豐富的工藝選項來幫助客戶更加彈性地設計。若有需要,華潤上華也將積極配合開發新工藝,滿足客戶需求。在產品的流片過程中,華潤上華也會就器件參數與客戶做最好的溝通。此外,華潤上華也提供精準的PDK,盡可能讓客戶在設計上一次性流片成功。
產學研合作 構筑人才高地
缺乏核心技術及相關的專業人才,是我國許多產業同樣面臨的問題,這一現象在半導體產業尤為嚴重。華潤上華的管理與技術團隊建設于“908”工程的基礎上,積極引進來自國內知名科研院所,臺灣、美國、歐洲、日本等地區國際知名半導體公司的優秀專業人才。華潤微電子及華潤上華長期以來提倡產學研合作的模式,與國內著名高校和研究所的技術合作由來已久,基于各自的資源優勢,展開深入密切的合作。(如:華潤上華與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等開展戰略合作,華潤微電子與東南大學的合作)
這種合作模式一方面可以充分發揮高校和研究所的技術開發、制程開發和科研創新能力方面的優勢,通過華潤上華專業的工藝技術平臺對高校和研究所的課題設計和技術開發等進行工藝驗證,使其研究成果迅速產業化,為國家半導體產業的發展發揮有價值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促進華潤上華的人才培養和工藝開發進程。此外,通過聯合高校和研究所共同承擔國家重點支持的產業化項目,還有利于整合科研技術優勢,推動產業化的發展。
莊總表示,提倡產學研合作是母公司華潤微電子和華潤上華發展戰略的重要部分。未來,華潤上華將繼續與高校和研究所進行靈活、密切的合作,面向新興半導體應用市場進行不斷的探索和實踐,以達到共贏的目的。
吸引人才靠品牌,留住人才靠實力。中國當前受通貨膨脹的影響,企業的原材料價格、機器設備成本、人工成本、運輸費用等的上漲,使得生產成本上升成為自然,大部分企業會優先考慮和屈服于原材料價格上漲等“硬性”的成本上升需求,而對于潛在的“軟性”成本上升要求(如員工的加薪要求),則會置于次要考慮地位。而這對于留住人才有較大的影響,因為通貨膨脹不僅使企業的經營成本上升,也使個人的生活成本大幅提升。
據莊總介紹,華潤上華的做法是,在通貨膨脹期間,平衡企業人工成本和人力資源需求間關系:提高工作效率、平衡人力成本,即在公司內部的人力配置上做必要的調整,削減不必要的崗位,促進員工提高工作效率,而企業也給予必要的加薪,讓薪資在市場上具有更強競爭力,繼而削弱通貨膨脹對于企業人力資源的影響。同時,華潤上華也會更為加強人性化的管理模式,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充分保護員工的基本勞動權益;給予員工更多的培訓機會,幫助他們規劃職業生涯,滿足他們對自我發展的需求;構建良好的企業文化,加強員工的歸屬感。
順勢而為 致力成為模擬晶圓代工之領航者
在半導體產業過去的起落沉浮中,中國市場的表現一直優于全球其它市場。2009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全球集成電路市場規模縮小,增長率降低;中國集成電路市場需求卻仍呈現出上升趨勢。由各大研究機構之數據看,中國是全球最有潛力的電子消費市場。CCID報告顯示,中國未來五年IC市場成長速度仍將保持領先,2010年IC設計業同比增長近35%,中國電子業產值于2014年起,占全球電子業產值超過70%。
依托中國IC市場的大好形勢,華潤上華致力于成為模擬晶圓代工的領航者,它改進商業模式,開創了客制化、個性化的服務模式,針對不同的應用提供不同的優化方案,從而為客戶提供個別的、一站式的模擬工藝解決方案,幫助客戶的產品擁有最佳市場競爭優勢,并不斷成長。合作才能共贏,共贏促進發展。隨著與客戶的了解與磨合不斷加深,華潤上華的業績也持續提升。2010年,華潤上華發布了多款新型BCD及0.13微米工藝平臺(1.0微米700V、0.25微米和0.18微米BCD工藝平臺,以及0.13微米邏輯、模擬和射頻工藝平臺),并憑借對國內IC設計業的支持,獲得了“十年中國芯最佳支撐企業”稱號,以及憑借在中國節能芯片代工領域的優異表現,獲得“2010年中國半導體節能芯片代工市場年度成功企業”的殊榮;與此同時,客戶也在華潤上華的個性化服務模式幫助下茁壯成長,例如華潤矽科,已數年榮獲中國前十大IC設計企業的殊榮,而華潤矽威也被德勤評為亞洲高科技、高成長500強企業,并榮獲EE Times頒發的中國10大最有潛力IC設計公司的稱號,而華潤上華對客戶的支持也贏得了客戶的贊譽,2010年度獲得了深圳明微和臺灣安國國際科技授予的最佳供應商稱號。
芯片產業在2010年的熱啟動之后,目前調研機構普遍認為2011年市場將“回歸正常”。但莊總表示,由于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移動互聯產品的強勁增長動力,此類消費電子所用的IC將繼續保持一個強勁的需求。另外一個突出的就是來自終端市場如通信、汽車和家電領域的強勁增長導致的功率器件“荒”,同時功率器件國產化率較低,強烈依賴進口,國內市場緊缺的情況可能到2011年下半年有所緩解。日本地震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影響,可能在下半年會有一些體現。
華潤上華擁有充沛的產能,其6英寸生產線產能已逾9萬片/月,華潤上華負責管理的設計產能為6萬片/月的8英寸生產線也已實現3萬片/月的產能,可廣泛應用于以上的領域,特別是成長中的8英寸工藝可為國內IC設計企業提供充沛的產能和多樣的工藝平臺支持。依托工藝平臺的不斷推陳出新,以及與客戶間穩定的共贏服務,預期2011年華潤上華的業務將保持穩定并持續成長。
戰略性新興產業將成為中國未來五年的發展熱點,而集成電路也將隨之快速成長,作為中國半導體市場的產業先鋒,華潤上華提供的一站式工藝解決方案將為客戶提供更多的選擇空間,縮短新產品開發時間,以高性價比的產品贏得市場,助推“中國芯”產業的快速發展,也成就華潤上華成為模擬晶圓代工領導者的愿景,塑造中國晶圓代工產業的高績效典范。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