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靜思之一:化石能源依然會在
進入2013年,這個從2012年的“世界末日”后獲得新生的第一個年頭,中國的光伏界需要所有的人冷靜下來,到清靜的所在,斟水沏茶。現在,是該認真思考的時候了。
煤炭,石油,天然氣,不論其儲量的爭議有多大,不論其造成的污染是否存在,有一點是勿庸置疑的,就是,這些化石能源,是有限的。至于世界上的化石能源能用多少年,從數十年到數百年,可能爭議不斷,但是,總有一天會用完的,這是沒有爭議的。
但是,并不代表說,光伏,就能夠全面替代這些能源。
傳統能源能否被取代,并不是實現低成本光伏發電就能決定的。化石能源的能量密度高,這是任何新能源都無法替代的,而且正是光伏的軟肋。
石油,作為運輸工具的主要能源,也是新能源不能直接替代的,如果要替代,那么,從發動機、驅動輪、充電、輸配電,還有許許多多相關的產品、產業、技術都要發生全面的改變,才可能實現。電動汽車的艱難發展,已經讓人們認識到了這一點。石油的經濟可采儲量,也由于開采開采技術的不斷提高和石油價格的上升而不斷增加,而重油、油砂、油頁巖等非常規石油的開采技術突破,也增加了石油的經濟可采儲量。
煤炭,目前是發電的主力能源,現有建成的電廠,發電裝備制造,電力維護,交易機制,電力調度方式,這些都是涉及到規模巨大的產業,要改變,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十年二十年的事情。煤炭的消費量、儲量和質量都涉及到關系重大的問題。對于還是發展中國家的中國來說,煤炭意味著工業、動力、擺脫貧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這些意義,不能被輕易地擱置或者代替。考慮到煤炭占中國的能源消費的三分之二,所以煤炭的持續增長的意義相當重大。在加上煤炭的利用技術也不斷進步,如超超臨界發電把煤炭發電的能源效率提高了很多,而煤氣化聯合循環和煤變油等“清潔煤炭”技術雖然還沒普及,但看來大大減少了碳排放。想把煤炭淘汰出能源領域,似乎是誤入歧途的看法,至少在未來的幾十年內,是這樣。
天然氣,這個傳統能源中的“清潔能源”。一直雖然占比最小,但2012年頁巖氣的產量迅速攀升,好像從天上掉了個大餡餅,頁巖氣儼然成為傳統能源的救星,被忽悠得幾乎上了天。其實,頁巖氣僅僅是天然氣的一種,與煤層氣、油砂氣、可燃冰一樣,屬于非常規天然氣。過去早就發現了這些儲量,只是因為近兩年開采技術突破,產量才在短期突然上升。但頁巖氣的儲量比常規天然氣低得多,由于構造和新開采技術的限制,氣田的可開采周期也短得多,因此,2012年迸發出的這些產量的持續時間也會短得多。指望頁巖氣成為化石能源的救星,只能是望梅止渴。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天然氣的開采技術不斷進步降低了非常規天然氣的開采成本,而LNG等技術的進步又降低了天然氣的儲運成本,而頁巖氣、煤層氣等開采技術的突破,不斷增加了非常規天然氣的產量;因此,天然氣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能源效率也越來越高,這會延長地球上天然氣的使用年限。
綜上所述,現有的由化石能源為主導的能源系統是歷史的積累,是經過兩個多世紀逐步建立起來的。便宜的燃料,為西方的工業革命和社會進步提供了基礎,也為我國建國后和改革開放后的經濟騰飛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這些作用還體現在教育、科研、國防、通信、醫療等社會和公共服務方面,因此,也為人民的生活改善奠定了基礎。雖然,我們已經意識到了能源危機和污染危機對我國下一步發展的影響,我國今后的工業化不能重復西方的能源消耗模式,但是,我們的現有的能源系統給了碳燃料太多的優勢,也因此得到了非常多的回報。這不僅僅是五大發電集團或者電網公司等利益集團的問題,廣大的人民、廣大的中小企業、我們的國家都從中得到了不少益處,因此,我們不可能在一夜之間或者數年之間就徹底改造它。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