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同質化常常與價格戰并存。更為不利的是,德日等國主要企業針對亞洲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推出新策略,即在高端主導的基礎上向下延伸,重點拓展中端市場,這些動向更進一步加劇了國內機床行業的困境。
長期向好追趕不輟“困難是肯定的,但我們要面對現實。廣數雖然數控系統下滑嚴重,但機器人業務崛起很快。”廣州數控董事長何敏佳對中國工業報記者表示。數控系統是今年行業下滑的重災區,但面對困境,機床行業負責人顯得從容淡定。
煙臺環球機床附件集團董事長張萬謀在談到企業現狀時說:“我們的情況跟兄弟企業差不多,產銷下滑,訂單減少,這種情況明年也未見得就能改觀,但是從中長期看,我還是有信心的。”
冷靜看待周期行業的起起落落彰顯了新一代機床業高管的成熟與氣魄。而這份冷靜源于對產業環境的深刻認識及前瞻考量。
工業與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王衛明出席了當天的會議,他在發言時指出:“的產業發展環境會越來越好。04專項的深入推進將為解決行業共性、關鍵問題提供支撐,同時,機床行業也將受惠于國家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諸多措施。另外,目前已經確定此前由工信部主管的企業技術改造將上升到由中央統籌的高度。”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部長余斌也出席了當天的會議,他認為,2012年的GDP增長將略高于7.5%,三季度應該是當期底部,四季度會有小幅回升。余斌同時指出,企業應該適應7%左右的經濟增長速度,積極推動轉型升級。
陳惠仁在談到轉型升級時說:“關于企業的轉型升級,其目標、方法和途徑應視具體情況而定,但有些認識問題是需要首先解決的。”
例如,行業中長期存在一個認識誤區,認識產品開發實現了主要功能、性能和指標后,就標志著開發工作基本完成,剩下的工作是微不足道的。事實上,樣機的完成只標志著“能做”,但還必須圍繞提高競爭力的目標,完成商品化和產業化的工作,即把產品“做好”。 實踐證明,不成功的產品開發更多地失敗于這個階段。
“企業需要著重處理好幾個關系,一是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的關系;二是規模擴張和產品水平的關系;三是硬件投入與軟件建設的關系;四是產品研發與產業化的關系。如果說過去我們的中心更多放在這幾對關系的前一因素,那么在新的階段,要更多地把重心轉移到后一因素上。”陳惠仁說。
盡管行業目前處在調整轉折期,但畢竟是站在連續十年高速增長的基礎上。我國機床工具行業產值已居世界第一,基本實現了“不能做”到“能做”的升級和跨越,轉型固然有千種困難萬般殘酷,但奮然為之,亦未必難。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