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
那么,如何說服企業將以往習慣于自己負責的MTBF預檢任務轉交給第三方檢測機構呢?馬鑫院長表示,企業自己進行MTBF檢測,不僅測試周期長、測試精度低,更嚴重的問題是沒有規范統一的測試系統來輔助設備生產商在開發環節進行有效的自動化測試,從而導致了企業研發和運營商驗收環節的低效率和資源浪費。
另外華東電信研究院還與康凱特一起推出了一些更專業的、更貼近運營商需求的測試服務。
康凱特公司總經理趙頌東介紹說,針對移動終端的軟件自動化測試算是伴隨智能終端興起的一個新行業,目前規模性的企業不超過10家,他相信針對智能終端自動化測試的市場規模非常大。趙頌東介紹說,我國從上世紀90年代末注冊做手機的廠商大約有800多家,雖然經過市場競爭淘汰掉很多,但相關的手機設計、軟件開發公司加起來,產業總體規模仍相當可觀。
另外,企業對產品質量的重視程度也在提高,而檢測是發現產品質量問題的重要手段。目前,康凱特與工信部、中國移動、聯發科(MTK)、展訊、聯芯、華為、中興、聯想、宇龍酷派、HTC、BYD、海信、海爾等公司都建立了合作關系。與華東電信研究院成立的MTBF聯合實驗室未來將向深度和廣度兩個方面發展,深度上是更加貼近用戶體驗,廣度上是為更多運營商提供服務,甚至是直接面向客戶。
海外
MTBF測試在海外已相當有影響力,在手機行業內具備廣泛影響力的指標是美國電信運營商AT&T在它的終端測試中使用的MTBF。
AT&T的MTBF指標是這樣定義的:7臺手機每天24小時不間斷運行AT&T規定的測試,測試內容包括2G/3G語音呼叫、短彩信、瀏覽器上網、電話本操作。測試過程中出現的測試用例失敗情況都會記錄下來,然后用7臺手機總的運行時間除以全部手機出現的測試失敗次數,即得到MTBF值。
整個測試過程全部采用自動化方式,并且都在AT&T的現網環境下進行,最大限度保證了和用戶使用場景的一致性。該測試已經成為所有與AT&T合作的終端廠商都必須通過的測試,而且是所有廠商公認的最難通過的測試。
目前,海內外智能終端的操作平臺主要被蘋果iOS、谷歌Android和微軟Windows Phone這三種系統壟斷。
在軟件測試方面,蘋果會對軟件進行平臺測試、審核后,才會放到iOS平臺上;微軟同樣也會對應用程序進行主動審核,通過后才會放到Windows Phone應用商店;谷歌對應用軟件的接受態度最為開放,均由廠商自行放入平臺,谷歌接到用戶舉報后再進行審查,因此業內大部分自動化軟件測試針對的是Android智能終端。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