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當前我們面臨的機遇,不再是簡單納入全球分工體系、擴大出口、加快投資的傳統機遇,而是倒逼我們擴大內需、提高創新能力、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新機遇。要充分利用國際金融危機形成的倒逼機制,把化解產能過剩矛盾作為工作重點。
目前,歐美削減補貼、雙反調查、高額征稅等限制政策層出不窮,需求劇減,倒逼國內光伏產業要化解過剩產能、苦練內功。記者日前來到中國多晶硅企業聚集的四川省樂山市進行了調研。
“光伏行業今年慘不忍睹,還不知道賠到什么時候。”不久前的一個年會上,河北英利集團董事長苗連生大倒苦水。
數據顯示,全國150多家太陽能電池組件企業今年產能將超過40G瓦,而歐洲光伏工業協會預測,2012—2013年全球光伏市場需求才在20—40吉瓦之間。專家指出,產能過剩折射出我國光伏產業市場和技術的雙重缺失。
據統計,今年中央財政共撥付資金130億元,支持啟動光伏發電國內應用的總規模達到5200兆瓦。正在啟動的國內市場,將有助于緩解產能過剩。但要深化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最終還得靠企業自己。
“現在多晶硅的現貨價格每噸十幾萬元,跟最高時的每噸320萬元比,連零頭都不夠。”多晶硅價格及下游電池組件價格已接近甚至低于生產成本。全國43家多晶硅投產企業,僅剩七八家尚在開工
在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中控室,記者看到,所有車間都在正常運行,滿負荷開工。該公司多晶硅年產量4000噸,生產規模居全國前五。
樂山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鄧貴銀介紹,該市目前只剩下永祥這一家多晶硅企業在生產,其他3家都在停產搞技改。而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統計,在A股上市的7家多晶硅企業中已有3家停產。全國目前已投產的43家多晶硅企業中,僅剩下七八家企業尚在開工生產,停產率超過80%。直接原因是多晶硅價格及其下游的電池組件價格已經接近甚至低于生產成本。
“現在多晶硅的現貨價格每噸十幾萬元,跟最高時的每噸320萬元比,連零頭都不夠。”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馮德志說。
另外,“國際經濟持續低迷,需求大幅減少。而我國太陽能光伏產品90%以上是出口。”鄧貴銀說。
新天源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樂山高新區,不久前還在招聘工人。該公司的產品主要出口到非洲、南美。“我們有幾百種應用產品,手電、充電器、馬燈等,在非洲很有市場。”副總經理薛林說。因此,歐美市場需求下降并沒有給新天源造成嚴重影響。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