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行業可謂一片低迷景象。
10年的好時光使得國內一批企業得以成長,其中三一重工成為全球第六大工程機械企業,中聯重科緊隨其后排名第七,而一些中小企業也并沒有被落下,都在各自的領域里尋得了生存的空間。
但如今的境況使得行業開始在慢慢改變。
并購與創新的博弈
“我們的很多企業如今問題在于,可以把規模做到足夠大,也可以通過海外并購等方式參與到國際市場的競爭中,但創新能力還是嚴重不足。”在一位工程機械行業資深從業人士看來,國內企業的規模效應顯然并不足以支撐其長久立足。
數據顯示,去年全國工程機械行業營業收入超過5000億元,這是1700多家企業創造出來的產值,而僅美國工程機械巨頭卡特彼勒一家企業去年營業收入就高達601.3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3816億元),凈利潤高達49.2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312億元)。
“盡管很多歷史悠久的外資企業被我們并購了,但你不能說完全是企業自身的問題,也有歐美經濟大環境的問題,”前述人士表示,“這些被并購或者將要被并購的企業都是在某些專業領域具有絕對技術優勢的,按照時髦的說法叫‘隱形巨人’完全不為過。”
在蘇子孟看來,工程機械行業未來向高端、智能化方向發展的趨勢會越來越明顯,技術含量和生產集中度也將更高,帶來準入門檻的提升。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