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發展,天然氣作為一種清潔能源不斷受到青睞,但我國的天然氣資源有限。今年1-10月,國內生產天然氣878億立方米,增長6.4%;進口天然氣344億立方米,增長37.6%;天然氣表觀消費量1187億立方米,增長14.1%,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供需矛盾不斷加劇。在此背景下,政策的出臺和實施為天然氣資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指導性方向。
根據政策,新建以天然氣為原料的氮肥項目等被列入限制類,而天然氣發電、天然氣化工更被列入禁止類,其中包括新建或擴建以天然氣為原料生產甲醇項目。
記者從業內機構獲悉,近兩年我國天然氣用于工業生產的新增項目很少,新增的終端需求主要集中在民用、車船等用途上,而天然氣民用主要是作為液化氣的替代能源。
“天然氣政策的實施,不僅調整了天然氣利用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矛盾,還順應了節能減排的城市化發展目標,特別是對于快速增長的民用需求,更顯重要。在‘十二五’規劃方針引導下,天然氣作為重要的能源將更多地應用于民用市場。”中宇資訊分析師王慧說。
據悉,天然氣從氣田開采到消費終端,僅需要脫水脫硫等簡單環節的加工,成本更低,而液化氣的生產相對天然氣來說則非常復雜,要經過催化分離等多道工序,故天然氣的市場價格要遠低于液化氣。對于城市居民用戶來說,管道分戶的天然氣供應相對瓶裝液化氣使用更方便、更優惠,這也是天然氣得以在城市燃氣中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