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來,全球船市雖然較為低迷,但鉆井平臺和工程船舶訂單卻持續走高,而且各類鉆井平臺及工程船舶的利用率都比較高,海洋工程設備市場相對活躍。11月14日,CIOTC 2012年中國(北京)國際海洋石油天然氣技術展覽會在北京隆重開幕,中船工業、中船重工、中遠造船工業、中遠船務、中遠關西、中集來福士、亞星錨鏈等海工龍頭企業匯聚一堂。從CIOTC 海洋油氣展可以看出,不僅海工技術裝備企業信心十足,許多傳統油氣技術裝備企業也瞄準了海洋市場,蓄勢待發。
隨著世界海洋油氣開采日益增長,迅速由淺海走向深海,海工裝備制造業已進入黃金發展期。據有關報告指出,“十二五”期間,我國還要增加5000萬噸以上的海洋石油產能,中海油集團將在國內投資2500—3000億元人民幣,建設近百臺平臺,40多套水下井口,3艘FPSO。全球范圍內,中海油集團的投資規模更將高達8500億—9000億元。《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目標為——2015年銷售收入2000億元以上,海洋油氣開發裝備國際份額達到20%,2020年收入4000億元以上,份額達到35%以上。2015年海洋油氣開發裝備關鍵系統和設備的配套率達到30%,2020年達到50%以上。我國海洋油氣事業的蓬勃發展,海洋工程裝備業是基礎,目前我國在海洋油氣裝備研發設計、關鍵工藝、核心設備國產化、系統調試等方面,與國際先進國家還有較大差距,亟待轉型升級。
在海洋機遇面前,海工裝備制造業面臨著技術與實力的挑戰,應用于海洋的油氣勘探、鉆井平臺、鉆井技術、儲運方式、井口設備、防腐技術、通用設備等技術裝備對石油石化裝備制造業來說迎來了轉型發展的良機。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