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聞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導體管理權的博弈持續演進。
在近日市場傳出安世半導體中國區員工被停薪、系統權限中斷,繼而經營受到影響的消息后,安世半導體中國公司(下稱“安世中國”)昨日(10月19日)發布全員信,并作出回應。
安世中國稱,安世國內全部主體運營及員工薪資福利一切正常。安世國內團隊的同事均與國內公司建立勞動關系,員工的工資、獎金及其他福利將繼續由安世國內公司而不是Nexperia荷蘭主體發放。安世國內有能力、有責任、有意愿保障全體員工權益。
其次,安世中國還提到,目前安世國內公司生產經營一切如常,各項工作有序推進。“董事會和管理層始終全力保障公司正常運轉,不會允許外部力量影響公司運營或損害員工利益。”
在近日聞泰科技舉行的投資者電話會上,聞泰科技高管表示,安世集團整體受安世荷蘭管理,外籍COO、CFO主導對應的領域管理,但安世中國區的管理,需結合上市公司股東利益、遵守中國法律法規執行。
安世中國全員信中表示,全體安世中國員工應當繼續執行安世國內公司的工作指示。對于任何其他未經安世國內公司法定代表人同意的外部指示,員工有權拒絕執行而不構成違反工作紀律或者法律規定。
今年9月30日,聞泰科技及其子公司安世半導體收到荷蘭經濟事務與氣候政策部下達的部長令,以及阿姆斯特丹上訴法院企業法庭(簡稱“企業法庭”)的裁決,該公司對安世的控制權暫時受限,安世半導體董事長兼CEO張學政被暫停職務。
聞泰科技表示,其作為股東的經濟收益權不會受到影響。
關于此事件對聞泰科技今年合并財務報表情況的影響,該公司高管在近日舉行的投資者電話會上表示,由于事件實際影響發生在10月后,今年三季度公司對安世擁有絕對控制權,因此三季報不會受到影響。但由于上市公司目前管理權受限且持續時間未知,中長期影響需動態評估,公司需與會計師事務所討論,后續會持續評估并披露合并報表影響。
近日,我國商務部對安世半導體中國公司及分包商發布出口管制公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在10月16日表示,中方堅決反對荷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以行政手段直接插手企業內部事務。
荷蘭相關法院10月14日公開文件顯示,荷、美雙方曾就“穿透規則”進行過溝通協調,美向荷提出更換安世半導體中方首席執行官及“調整治理結構”等要求,以免受“穿透規則”的制裁。
聞泰科技方面認為,“雖本次荷蘭法院關于公司的裁決未明確提及美國BIS“50%穿透規則”,但事件是地緣政治環境下的產物。”
據了解,美國BIS“50%穿透規則”于今年9月29日正式發布,將針對實體清單、軍事最終用戶清單、特定SDN清單實體的出口管制措施的效力,自動延伸至由一個或多個列名實體合計持股50%及以上的未列名附屬公司。
君合律師事務周勇等多名律師撰文分析稱,這標志著美國出口合規正式邁入需要進行股權穿透的“結構合規”新階段。“新規之下,眾多未被直接列名的企業可能因其股權關聯而成為‘隱藏’的受限實體。”
在近日聞泰科技舉行的投資者電話會上,該公司高管表示,公司年初已預判該規則可能落地,因此提前對公司重要項目進行了國產化、減少供應鏈風險等準備,目前供應鏈層面措施已落地,有信心此事件對公司不會產生影響;而在產品出貨端,目前美國BIS沒有相關法律限制,因此能夠保障和維護下游客戶供應穩定。
據其介紹,安世半導體每年超1100億顆產品出貨,廣泛供應超2.5萬客戶終端,其中超60%為汽車客戶,以及1.5萬料號構成終端穩定供應基礎,整體而言,預計美國BIS“50%關聯規則”對安世運營不會產生較大影響。
據了解,安世半導體目前70%的產能位于中國,中國市場的營收貢獻了安世半導體在全球收入的48%。
從產能布局來看,安世半導體晶圓制造工廠在德國漢堡和英國曼徹斯特,封裝測試工廠位于中國東莞、菲律賓卡布堯和馬來西亞芙蓉。同時在國內市場,安世半導體同時依托母公司控股股東在上海臨港先行代建的12英寸晶圓廠鼎泰匠芯,構建了覆蓋海內外的雙供應鏈體系。
鼎泰匠芯項目規劃產能為12萬片/月,目前最新產能為3萬片/月。若相應產能落地,將超過安世半導體在海外的晶圓制造能力。
自聞泰科技收購安世半導體以來,安世經營質量提升,在財務表現、技術資產積累、市場地位等方面均超過其歷史水平。
據介紹,近五年安世半導體為荷蘭貢獻了1.3億歐元的企業所得稅;至2024年10月,安世已還清所有前期債務,實現”零負債“運行。安世公司研發投入持續穩步增長,從2019 年的1.12億歐元增至2024年的2.84億歐元,且其中資本化的比例不斷提高。此外,安世每年全球新專利申請量從2022年開始有顯著增加,從2019年及之前的每年10-15件,2020-21的每年20件,直至增加到2023年的95件、2024年的110件。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