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寶信軟件與上海大學、寶武中央研究院等聯合研發的“高品質鋼鐵材料磁控超常冶金制備技術”項目再傳捷報,成功摘得2025年度冶金科學技術一等獎。這是該項目繼榮獲2022年度上海市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后,再獲行業最權威認可。此次獲獎,不僅印證了該技術的行業引領地位與突破性價值,更彰顯了寶信軟件在電磁冶金領域深厚的技術積淀與持續的創新活力,充分展現了其作為行業引領者的強大實力。

深耕二十載:從技術突破到產業化領跑,國產化裝備趕超進口
自 2004 年起,寶信軟件以寶武中央研究院在磁控冶金領域的自主知識產權為依托,在寶鋼股份煉鋼工藝首席、設備專家等技術團隊的全流程現場支持下,不斷推進電磁冶金技術的產業化落地。
關鍵裝備持續迭代
聚焦板坯結晶器電磁攪拌、鑄流電磁攪拌輥等核心裝備,累計完成寶鋼股份14臺板坯連鑄機60余臺套設備覆蓋,板坯斷面寬度范圍涵蓋 1320mm 至2700mm,全面適配汽車板、硅鋼、寬厚板等高端鋼種生產需求。
國產化替代成效顯著
通過多項原創性技術突破,相關裝備的核心技術指標已全面超越進口產品,徹底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彰顯寶武集團在電磁冶金領域的技術領導力與產品競爭力。
客戶價值深度實現
電磁攪拌技術的廣泛應用,顯著提升鑄坯表面與內部質量,助力寶鋼股份在汽車板、硅鋼、厚板等高附加值鋼種的開發與品質升級中取得關鍵突破,為下游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材料保障。

破解 “卡脖子” 難題,三大技術突破重塑超常冶金格局
精品鋼與特殊鋼作為支撐能源、交通、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等戰略領域的核心材料,其質量水平直接關系國民經濟發展基礎。長期以來,我國在精/特鋼生產的連鑄、二次精煉環節面臨技術瓶頸,高效、近終型的超常冶金技術及裝備研發迫在眉睫。
針對行業痛點,寶信軟件與上海大學、寶武中央研究院聯合攻關,圍繞“高品質鋼鐵材料磁控超常冶金制備技術”實現關鍵突破,構建起“可視、可控、可用”的全流程技術體系。
流場“可視化”突破
通過物理模擬與數值模擬技術深度融合,打破傳統冶金過程的“黑箱”壁壘,讓復雜的結晶器流場變化“看得見、摸得著”,為精準調控奠定基礎。
效果“精準化”控制
創新建立電磁控流冶金效果評價體系與強化方法,首創磁控三段深度除雜技術,將冶金過程的調控精度提升至新高度,確保鋼水純凈度與材料性能穩定。
裝備“場景化”落地
研發系列電磁控流關鍵裝備,完美適配不同鋼種生產場景,讓流場控制技術真正“用得好、用得廣”。
錨定“雙碳”目標,電磁感應加熱技術開啟鋼鐵低碳新路徑
在鋼鐵行業低碳轉型的關鍵階段,寶信軟件以“燃氣爐電氣化轉型”為核心方向,將電磁感應加熱技術創新應用于鋼鐵生產多環節,打造節能降碳新標桿。
不銹鋼領域實現零的突破
自主研發國內領先的不銹鋼橫磁感應加熱設備,成功實現該領域應用“從 0 到 1”的跨越。
熱軋首次國產化邊部加熱
打破國外邊加長達20年的壟斷地位,可實現邊部區域(距邊部25mm)升溫50~75℃,有效均衡帶鋼橫向溫度分布,顯著改善邊部組織性能,徹底消除邊部裂紋,降低精軋輥磨損與冷軋切邊量,全面提升綜合成材率與產品質量水平。
熱鍍鋅涂層干燥技術
涂層干燥感應加熱技術,綜合效率≥75%,溫度均勻性控制在 ±2℃以內,技術指標居行業前列。
硅鋼高溫段感應加熱
實現了進口設備的國產化替代,使得在硅鋼連退爐中帶鋼能從400℃迅速加熱至700℃,這一過程顯著提升了硅鋼的磁性能,并有效縮短了產線布局。
硅鋼軋前感應加熱
在硅鋼軋制前的工序中,對帶鋼進行90至100℃的精準補熱(單臺功率可達6000KW),具備加熱速度快、結構緊湊等優勢,有助于提升機組的生產效率和金屬收得率。
鍍錫工藝降本增效
開發高頻全感應軟熔設備,加熱效率超80%,噸鋼耗電量降低 20% 以上,單項目年節省電耗超百萬元。
目前,寶信軟件的感應加熱技術已成功應用于寶武集團內多個重點項目,不僅提升了產品質量穩定性,更實現單條產線年減碳數千噸的顯著成效,為鋼鐵行業低碳轉型提供“寶信方案”。
榮譽加身再出發,爭做鋼鐵電磁低碳領域的,“技術引領者”和“價值創造者”
展望未來,寶信軟件將繼續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驅動力,深耕冶金全流程電磁技術解決方案,持續推動技術迭代與場景拓展,全力助推鋼鐵行業低碳電氣化轉型,為我國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勁的動力。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