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臺具備商用級能力的人形機器人價格從數百萬元降至6.98萬元,這個曾被視為“高端科技奢侈品”的行業,正迎來一場顛覆性的變革。
  2025年,被譽為行業“最迅猛黑馬”的大咖機器人正式發布X7系列產品,其EDU款早鳥價6.98萬元起、標準價8.98萬元的定價,直接將行業價格門檻拉至新低——這一價格僅為同類產品的五分之一,徹底打破了人形機器人“高價難普及”的固有認知。
  回溯人形機器人的價格變遷,這場變革的沖擊力更顯突出。幾年前,具備基本交互能力的人形機器人售價動輒數百萬元,據優必選2023年聆訊后資料集顯示,其Walker系列平均售價高達598.8萬元;即便到2025年價格體系松動,宇樹科技H1售價65萬元、優必選“天工行者”29.9萬元起、越疆科技Dobot Atom 19.9萬元起、逐際動力LimX Oli 15.8萬元起,仍讓多數企業和場景望而卻步。
  而大咖機器人X7系列的定價,不僅是數字上的突破,更暗藏著“用戶逆向定義”的創新邏輯——創始人王坤透露,團隊并非先做產品再定價,而是以“用戶12個月內收回成本”為目標倒推產品設計,圍繞實際需求控制成本,用技術解決成本問題,而非用成本妥協技術。
  支撐這一定價底氣的,是X7系列硬核的技術實力。在不久前的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上,X7系列原型機從280支全球頂尖隊伍中斬獲三甲,而此時距離大咖機器人成立僅兩個月;從原型機到商用級產品落地,也僅用了一個多月。
 

  核心技術層面,X7搭載的XBrain 2.0商用大模型堪稱“機器人大腦”的革新之作——不同于行業主流的VLA(Vision-Language-Action)框架,它采用獨特的多層感知模型架構,能將常規任務的搜索空間縮小數個數量級,面對新場景時僅需更新少量信息即可適配,無需像端到端模型那樣重新收集大量數據訓練。更關鍵的是,該模型實現了全端側部署,完全不依賴網絡,在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上,當其他隊伍因網絡問題頻繁卡頓,X7原型機始終穩定運行,成為全場唯一能一鍵啟動自主任務的參賽設備。硬件上,X7系列(以Pro款為例)全身達26自由度,配備雙七軸仿生機械臂,單臂負載5kg、長度75cm,垂直工作空間覆蓋0-2m,搭配6DOF矢量底盤實現360°全向移動,還可選配激光雷達與深度攝像頭,滿足復雜場景的感知與操作需求。
 

  這樣的技術實力,源于一支“雙棧硬核”的創始團隊。大咖機器人核心成員均來自行業頂尖陣營:創始人兼CEO王坤是機器人行業連續創業者,深耕研發十余年,曾主導京東無人車產研、達闥機器人產品線,多次實現技術從研發到規;瘧玫穆涞;聯席CTO兼首席科學家徐文強畢業于中科大少年班,獲上海交大吳文俊人工智能榮譽博士學位,是國內最早研究具身智能的學者之一,早在2020年就搭建了多物理仿真平臺;團隊其他成員還包括清華、交大、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具身智能方向博士,以及京東、達闥等頭部企業的高管與技術帶頭人,兼具核心技術研發能力與產業落地經驗。
  在行業“冰火兩重天”的當下,大咖機器人的突圍更具現實意義。2025年上半年,國內公開披露的人形機器人中標項目超83個,合同金額近3.3億元,優必選、智元機器人等企業屢獲大單;但另一面,京東“618”期間,30余款人形機器人(價格從幾萬到70萬不等)中,多數銷量為“0”。面對挑戰,大咖機器人已邁出扎實步伐:目前已獲得超1000臺意向訂單,計劃2025年底陸續交付,且核心團隊早同步推進供應鏈整合與產線建設,產能足以支撐千臺級交付;同時,他們還探索技術的社會價值,近期與腦機接口公司姬械機科技合作,為漸凍癥患者開發腦控機器人,幫助患者完成喝水、如廁等基本生活需求。
  對于行業未來,徐文強給出了相對樂觀的預期:“硬件問題兩年左右能基本解決,算法和數據需要一年,加上場景融合,2-3年內有望看到人形機器人真正規;瘧。”從市場規?矗猩坍a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規模約34億美元,預計2025年達53億美元,2028年將突破206億美元。
  大咖機器人以“以機器人之力,還人類自由之生”為愿景,用6.98萬元的X7系列撕開了行業價格與普及的缺口,而其背后的技術創新、用戶導向與團隊實力,或許正是解開“人形機器人如何創造真實價值”這一命題的關鍵。當喧囂褪去,像大咖這樣兼具技術硬實力與商業落地思維的企業,或將成為重塑行業格局的核心力量。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