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由上海電氣和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等離子體所”)聯合研制的國家“十三五”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CRAFT)”環向場(TF)磁體線圈盒交付儀式,在合肥CRAFT園區順利舉行。線圈盒的成功交付,標志著CRAFT項目建設取得關鍵進展,是我國聚變領域高端裝備產業能級提升的重要里程碑。

線圈盒作為環向場磁體的主體承力結構部件,是磁體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主要用于保護TF線圈繞組,并支撐和固定極向場磁體等其他超導磁體。CRAFT TF線圈盒高21米,寬12米,重達400噸,整體采用奧氏體不銹鋼材料制造,是目前全球尺寸最大的環向場磁體線圈盒,整體尺寸是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同類部件的1.2倍以上,重量約為其兩倍,制造與檢測難度均高于ITER項目。
上海電氣與等離子體所密切協同合作,充分發揮核能裝備制造領域的綜合優勢,整合特種材料、精密焊接、精密裝配與極限加工等先進能力,成功攻克多項關鍵技術:冶煉出140噸級超大型、超高潔凈、超低溫強韌性不銹鋼錠;實現焊縫厚度達360毫米的奧氏體不銹鋼窄間隙TIG焊接,創下行業新紀錄;突破316LN極低溫材料深度80毫米的激光深熔焊技術;并將超大尺寸部件焊后整體輪廓精度控制在2毫米以內。這些突破充分展現了上海電氣在重大工程中的卓越創新能力和高端制造實力。

除本次交付的CRAFT TF線圈盒外,由上海電氣承制的首套BEST TF線圈盒已于國慶節前運抵等離子體所,進入預裝配階段。此外,今年7月,等離子體所與上海電氣聯合體圓滿完成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磁體冷態測試杜瓦(MCTB)設計研制任務,并已按時交付ITER現場。
自2000年初參與等離子體所HELIMARK真空室、EAST外真空杜瓦等項目以來,上海電氣在聚變主機裝備領域已深耕二十余年。近年來,上海電氣積極參與CRAFT、BEST項目等多個核心主機系統部件的研制,主動加入國內聚變產業化前瞻布局,與等離子體所等科研單位協同加快聚變關鍵技術攻關,深化產學研用合作,共建有韌性、有活力的聚變產業鏈,助力中國聚變事業實現從“跟跑”“并跑”到“局部領跑”的跨越。
核聚變是面向未來的能源技術,產業化是推動技術突破和商業應用的關鍵。上海電氣將始終堅持服務國家戰略,扛牢使命與擔當,積極參與聚變重大工程,堅定推進技術創新,為我國聚變能源事業的繁榮與發展持續貢獻“電氣力量”。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